• [多选题]关于CML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E
  • 初期可无症状

    最突出的体征是脾大

    骨髓粒系分类与外周血相似

    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Ph染色体阳性


  • [单选题]下列有关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ABO血型不合产生血管外溶血


  •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常不会出现下列哪一项异常
  • 正确答案 :A
  • 血钙下降

  •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生化检验可见:血钙常升高,可达12%~16%,血磷一般正常。当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常因排出受阻而升高。碱性磷酸酶可正常、降低或升高。故选择A选项。

  • [单选题]多种溶血的特殊检查,组合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蚕豆病--机体对蚕豆的变态反应


  •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试验增高见于
  • 正确答案 :E
  • 口服避孕药

  • 解析: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脑血管病变、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口服避孕药后等;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减低,如尿毒症、肝硬化、MDs、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 [单选题]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 正确答案 :C
  • 经肠道细菌作用而产生氨


  • [单选题]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系统中血清作56℃30分钟处理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破坏补体,以排除标本中补体对结果的影响

  • 解析:补体结合试验时血清在试验前应加热56℃30分钟(或60℃3分钟),以灭活补体和某些非特异性反应因素。

  • [单选题]ITP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
  • 正确答案 :B
  • 抗体与血小板内含物结合

  • 解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伴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而引起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85%以上病例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可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即成为伊文氏(Evans)综合征。本病的特征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脾脏无明显肿大。

  •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呈
  • 正确答案 :E
  •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 [多选题]抗磷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能有( )。
  • 正确答案 :ABCD
  • 血栓

    习惯性流产

    血小板减少

    神经系统症状


  • [单选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RAEB以贫血为主,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


  • [单选题]关于Rh血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含D抗原者为Rh阳性


  • [单选题]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中自身抗体,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第1抗体为人Ig,第2抗体为荧光或酶标记的羊/兔抗人Ig

  • 解析: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间接法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其第1抗体为人Ig,第2抗体为荧光或酶标记的羊/兔抗人Ig。

  • [单选题]不符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特点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多数患者有脾大


  • [多选题]关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BDE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结果受每个试验人员判断标准的影响

    NAP检测受使用不同试剂(如重氮盐和底物不同组合)影响

    NAP因应用不同方法(如钙-钴法和偶氮偶联法)而检测结果不同

    NAP活性会受生理性因素而发生改变


  • [单选题]混合表型白血病细胞如同时表达淋巴系及髓系特征,称为
  • 正确答案 :A
  • 双表型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n7e35.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针灸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营养(师)(代码:210)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