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除了
正确答案 :AD
P波全部能下传心室
心室率规则
[多选题]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心电图特点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
脱落后的第一个PP间距长于脱落前的任何一个PP间距
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
脱落前的PP间距最短
[多选题]心室颤动的症状体征不包括
正确答案 :AE
心音强弱不等
大汗淋漓
[多选题]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E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解析:感知不良通常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
[多选题]头晕、乏力、晕厥常见于
正确答案 :BE
房室传导阻滞
病窦综合征
[多选题]室性并行心律表现为
正确答案 :BCDE
易产生室性融合波
异位室性搏动与室性搏动的配对间期恒定
两个异位搏动之间期最长的是最短的整倍数
异位室性搏动与窦性搏动的配对间期不恒定
解析:室性并行心律(ventricular parasystole)占并行心律的60%。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parasystole tachycardia)较其他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多见。
[多选题]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正确答案 :ACDE
ST-T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同
ST段呈水平型压低改变
T波呈对称性倒置
以上都不是
解析: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特点为:①其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②改变程度与delta波的大小呈正相关;③ST段呈非水平型改变,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当ST-T改变不符合上述特点,如delta波明显但却无ST段改变;或ST段呈同向改变;或ST段呈水平型改变,T波呈对称性倒置。特别是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ST-T伪正常化,常提示可能合并有原发性ST-T改变。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D
通常发生在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
存在有良好的室房逆向传导
常由室性期前收缩诱发,也可由房性期前收缩或肌电干扰诱发
节律相对整齐,频率小于等于起搏器的上限跟踪频率
解析:无房室分离,发生PMT时可出现文氏或2:1传导。
[多选题]下列关于P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D
P波切迹第一峰代表右心房除极
P波切迹第二峰代表左心房除极
P波切迹中间部分代表左、右心房共同除极
正常人P波峰间距不超过0.03s
解析:左心房肥大表现为P波电压增高、时间增宽、峰间距>0.04s、电轴偏移和复极改变,这种改变不仅见于左心房肥大,也可见于心房负荷增加、房内阻滞等情况。近年,国际心电图指南建议使用术语"左心房异常"来代替"左心房肥大"更为合理。
[多选题]房颤心电图表现为
正确答案 :ABCE
P波消失,代之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
R-R间隔绝对不规则
房率约350~600次/分
[多选题]房性心动过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的表现可分为
正确答案 :BDE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多选题]预激综合征行电生理检查目的是
正确答案 :ABCDE
确定旁路是否参与心动过速发作
了解发作房颤或房扑时最高心室率
评价药物、外科手术等的治疗效果
确定诊断
确定旁路位置与数目
[多选题]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以下为有些学者建议的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其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CDE
逸搏心率需<45次/分
逸搏周期≥2倍PP间期
心房率<135次/分
心房率>心室率
解析:三度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传导系统某部位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逸搏间期),诊断标准要求有完全性的房室分离,心房率>心室率,且心室率必须是缓慢的逸搏心律,以与干扰性房室分离相鉴别。但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因此,有些学者提出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①逸搏心率需<45次/分;②逸搏周期≥2倍PP间期(有助于排除二度房室阻滞);③心房率<135次/分(有助于排除生理不应期的影响)。逸搏心律可以为室性,亦可为交界性。
[多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BDE
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
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
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
[多选题]迷走神经兴奋时
正确答案 :ACD
延长窦房结与周围组织不应期
减慢房室结的传导
抑制窦房结自律性与传导性
[多选题]关于高钾血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E
复极3相时间缩短
除极0相上升速度减慢
R波振幅降低,S波增宽
可引起ST段抬高
解析:高钾血症时,血钾达到一定水平可引起ST段下移,亦可引起ST段抬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n9ow5.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