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局部肿块
BE
题目:淋巴瘤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
新鲜全血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在消耗性低凝期因凝血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初时伴微血管病性溶血,所以最宜输新鲜全血,以补充凝血因子及红细胞;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因红细胞膜的缺陷而对补体敏感而致血管内溶血,所以应洗涤红细胞,既可以纠正贫血,又不会因输入补体而促进溶血。反复输血后有输血反应者主要是因为受血者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抗体。
[单选题]血液分析仪血小板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
血小板体积
解析:血小板直方图,横坐标为血小板的体积,纵坐标为不同体积血小板的相对频率。
[单选题]关于总肺泡通气量不足错误的是
可引起Ⅰ型呼吸衰竭
[单选题]T-ALL的免疫学标记是
CD3、CD7
解析:这是一个记忆题,CD3和CD7是TALL的免疫学标记,而CD33和CD13是粒单核细胞的免疫标记,CDl9和CD22及CD41和CD61分别是B细胞和Fi核细胞的免疫学标记,CD34和CD38是造血干、祖细胞的免疫学标记。
[单选题]29岁女性,发热1周,食欲缺乏、乏力、腹胀、腹泻、脾大。外周血白细胞偏低,起病后曾服退热药及磺胺药,发热仍不退,临床怀疑为伤寒病。为进一步确诊,首选应做的检查是
骨髓培养
解析:肠热症1~2周采血液,2~3周采尿便,整个病程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食物中毒采食物与粪便。
[单选题]关于肾性血尿RBC形态变化的机制,不正确的是
受尿酸代谢产物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肾性血尿RBC形态变化的机制。肾性血尿即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形态变化与肾小球基底膜病理性.改变对红细胞的挤压损伤、各段肾小管内不断变化的pH、渗透压、介质张力、代谢产物(如脂肪酸、溶血磷脂酰胆碱、胆酸等)对红细胞的作用有关。
[单选题]仪器法三分类中,M表示的是
中间细胞群
解析:根据电阻抗法原理,经溶血剂处理的、脱水的、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脉冲大小不同,将体积为35~450fl的白细胞,分为256个通道,其中,淋巴细胞为单个核细胞,位于35~90fl的小细胞区;中性粒细胞的核多分叶,位于160fl以上的大细胞区;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位于90~160fl的单个核细胞区,又称为中间型细胞。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21m9.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