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残留脐带的远端可保留

E

题目:患儿,在家接生,生后8天,出现口张不大,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双拳紧握、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阵发性痉挛。

解析:接生消毒不严者,争取在24小时内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再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碘酒,同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或人免疫球蛋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在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中,正确的是 ( )
  • 生理性体重下降比例为6~9%

    出生时男婴体重平均大于女婴

    女孩青春期的加速生长提前2年

  • 解析: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生第一周即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可下降3%-9%,常于7-10天恢复至出生水平。出生时男孩平均体重为3.3±0.4Kg,女孩为3.2±0.4Kg。6~8个月开始萌出乳牙。青春期是小儿到成人的过渡期,受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体格生长出现出生后的第二个高峰,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孩的身高增长高峰约早男孩两年,但每年身高的增长值少于男孩。故选ABE。

  • [多选题]使用化学消毒剂应掌握的知识包括
  • 了解消毒剂的性质

    了解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有效浓度

    了解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监测方法

  • 解析:使用化学消毒剂应掌握的知识包括了解消毒剂的性质、了解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有效浓度、了解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掌握监测方法。故选ABCDE。

  • [多选题]可致牙齿萌出延迟的疾病是
  • 佝偻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先天愚型

    Ⅲ度营养不良

    生长激素缺乏症

  • 解析:(1)佝偻病:佝偻病患儿乳牙迟萌率高于正常儿童,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促进乳牙萌出,说明乳牙迟萌与佝偻病有关。  (2)呆小症: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造成儿童发育障碍,引起乳牙萌出过迟。(3)营养严重缺乏: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钙、锌等,也可引起乳牙迟萌。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治疗。(4)生长激素缺乏症(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多选题]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
  • 客观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 [多选题]关于婴儿痉挛症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起病的高峰年龄为4~6个月

    脑电图为高峰失律

    常伴有智力发育迟滞

    可用ACTH治疗

  • 解析:婴儿痉挛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癫痫,多为原发性。因此B选项错误。

  • [多选题]病毒性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发热

    头痛

    颈项强直

    颈背疼痛

  • 解析:通常急性起病,有剧烈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Kernig征阳性,并有全身不适、咽痛、畏光、眩晕、精神委靡、感觉异常、肌痛、腹痛及寒战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咽峡炎、视力模糊等症状。

  • [多选题]某家长带1岁小儿到社区保健中心咨询,该小儿应完成的预防接种有
  • 卡介苗

    乙肝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麻疹疫苗

    百白破混合疫苗

  • 解析:一岁应完成的预防接种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

  • [多选题]关于小儿用药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新生儿使用氯霉素,易发生“灰婴综合征”

    小儿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小儿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

  • 解析:小儿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易造成过量中毒,如吗啡类药物;小儿对某些药物又较耐受,如苯巴比妥等镇静剂,用药须较成人更大。?止泻剂,输液治疗,甚至抗生素的使用与否,自有医师的专业判断,因此不应该立刻使用止泻剂

  • [多选题]以下哪几项为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 观察病情,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

    利尿消肿

    使患者舒适,精神愉快

    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 解析:观察病情,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利尿消肿;使患者舒适,精神愉快;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以上均属于肾病综合症的护理措施。故选ABCD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389.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内科(正高) 传染病(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营养(师)(代码:210)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MRI医师 PRK-LASIK医师、技师 放射医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