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急性胃黏膜病变
C
题目:男,73岁。饮酒后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2次,量约200ml。有冠心病史,近一周每天口服阿司匹林75mg。查体:T36.5℃,P90次/分,R18次/分,BP128/68mmHg。神清,腹软,剑突下有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解析: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同时饮酒后呕吐咖啡样内容物,首选考虑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初产妇,28岁,妊娠40周,8时开始规律宫缩,15时宫口开大4cm,S-3,18时宫口开大9cm,胎头+2,此时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正常产程
解析:宫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有以下8种。①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称潜伏期。初产妇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潜伏期延长。②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3cm开始至宫口开全称活跃期。初产妇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若超过8小时,称活跃期延长。③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④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⑤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⑥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
[单选题]女,19岁。双下肢水肿3天。2周前患急性扁桃体炎,经口服抗生素后痊愈。查体:BP150/90mmHg。尿常规:蛋白(++),尿沉渣镜检示红细胞10~20/高倍视野,血肌酐91μmol/L,补体C3下降。最可能的发病机制为
感染所致的免疫损伤
[单选题]初孕妇,26岁。妊娠33周,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今晨5时清醒,心慌、出汗。此时最有效的处理措施是
进食
解析: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晨起突然出现心慌、出汗,考虑低血糖可能性大,应及时进食补充血糖。
[单选题]关于头皮血肿的处理,错误的处理有
常采用穿刺抽吸消除血肿
解析: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4~6周才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的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采用穿刺抽吸。处理头皮血肿时,要着重于考虑到颅骨损伤甚至脑损伤的可能。故选A。
[单选题]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治疗的实施要求错误的是
对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佩戴防护手套直接拿取放射源,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
解析: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前,应当进行影像学、病理学及其他相关检查,严格掌握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对确需进行放射治疗的,应当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一)对体外远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在进入治疗室前,应首先检查操作控制台的源位显示,确认放射线束或放射源处于关闭位时,方可进入; (二)对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专用工具拿取放射源,不得徒手操作;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 (三)在实施永久性籽粒插植治疗时,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随时清点所使用的放射性籽粒,防止在操作过程中遗失;放射性籽粒植入后,必须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认植入部位和放射性籽粒的数量; (四)治疗过程中,治疗现场至少应有2名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并密切注视治疗装置的显示及病人情况,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场所; (五)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放射治疗操作规范、规程实施照射;不得擅自修改治疗计划; (六)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验证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离计划现象时,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本科室负责人或者本机构负责医疗质量控制的部门报告。
[单选题]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性接触、血液传播
[单选题](2004)硫酸镁中毒时最早出现的是
膝反射消失
解析:硫酸镁中毒首先为膝反射消失,随后出现全身肌张力减退及呼吸抑制;严重者心跳突然停止。
[单选题]胸部X线片示心影呈“烧瓶样”提示
心包积液
解析:心包积液患者X线检查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见心影向两侧增大,呈烧瓶状,卧位则心腰部增宽,立位时阴影又复变窄,故选D。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外伤致骨盆骨折,会阴部撕裂伤,术后尿潴留,烦躁不安。最佳处理方法是
导尿
解析:老年患者、盆腔手术、会阴部手术或蛛网膜下隙麻醉后排尿反射可受到抑制,加上切口疼痛引起膀胱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以及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均可造成术后尿潴留,应及时处理,先安抚患者情绪,协助其立起排尿,无效则于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该患者骨盆骨折、会阴部撕裂伤术后,烦躁不安,首选导尿。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k2ky.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