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碳酸氢钠

A

题目:有穿孔趋势的溃疡病患者,最好不选用( )。

解析:本题考查抗溃疡药应用注意事项。碳酸氢钠中和胃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加胃内压力,对于严重溃疡的病人,有引起穿孔的危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与“新药审批办法”相符合的说法是( )。
  • 用进口原料药研制申报制剂的新药,在批准临床研究和生产后,如国内有研究同一原料药和制剂的,仍可按照规定程序受理申报

    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联合研制的新药,应向生产单位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多个单位联合研制新药须联合申报,经批准后,每个品种只能有一个单位生产

    国家对新药实行保护制度


  • [单选题]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不包括( )。
  • 药物的颜色

  •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1)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溶解的一般规律是相似者相溶,主要是指药物和溶剂的极性程度相似,则易溶。药物的极性决定于药物的结构。另外,许多结晶性药物因晶格排列不同,分子间引力也不同,使溶解度不同。晶格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大,化学稳定性强,溶解度小,反之,则溶解度大。如核黄素有三种晶型,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其中Ⅲ型的溶解度比I型大20倍。丁烯二酸的顺反结构,其晶格引力不同,溶解度也不同,顺式溶解度为l︰5,反式溶解度则为l︰150。因此,在药剂中,研究药物作用和疗效时,往往在药物结构和晶型上要注意深入研究,以增加药物溶解度。(2)溶剂的极性:溶液型药剂能保持均匀状态,主要是溶剂的作用。溶解的经验规则是相似者相溶。一般是极性溶质溶解于极性溶剂中,而非极性溶剂溶解于非极性溶剂中。(3)温度:影响溶解度的大小,除了溶质和溶剂的内在因素外,温度是很重要的外界因素。(4)粒子大小:一般药物的溶解度与其粒子大小无关。但当粒子很小 (<0.1mm)时,药物的溶解度就会随粒径减小而增大。(5)加入第三种物质:溶液中加入药物和溶剂以外的其他物质可改变溶解度,如助溶剂、增溶剂可增加药物溶解度,而盐酸黄连素溶液加入氯化钠,因同离子效应而降低溶解度,甚至析出结晶。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kj0dy.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中医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放射医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