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吸氧 大剂量激素 大剂量维生素C 1,6二磷酸果糖 血管活性药物

ABCDE

题目:可选用的治疗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糖尿病的饮食管理,下列哪项不妥当
  • 能量分配为蛋白质55%,糖类35%,脂肪30%


  • [单选题]足月儿,生后1天,母乳喂养,全身皮肤黄染明显,测血清总胆红素376μmol/L,母血型“O”,Rh阳性,父亲血型为A型,Rh阳性。
  • 新生儿ABO溶血病


  • [多选题]经上述治疗和处理后,患儿仍然精神差,恶心、呕吐、少尿,末梢循环差,上肢及腹部多处出现皮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05g/L,WBC 26.7×109/L,L 0.10,N 0.85,Plt 50×109/L;PT 22 s,APTT110 s,D-二聚体3.0,FIB 1.5g/L;CO2CP 10mmol/L;血糖1.2mmol/L;皮疹涂片见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目前应主要考虑的疾病有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IC

    酸中毒

    低血糖

    脓毒性休克


  • [单选题]3岁小儿,因发热1天,伴惊厥1次就诊。惊厥表现为左侧肢体强直,呼之不应,持续约10分钟缓解。体检:T 38℃,神清,反应好,咽充血,心肺腹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侧Babinski征阴性。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复杂性热性惊厥


  • [单选题]治疗疗程应为
  • 抗生素静脉用药,总疗程10~14天

  • 解析:患儿系婴儿,而且有全身症状,按上尿路感染用药,疗程10~14天。

  • [单选题]该患儿属于手足口病第几期
  • 1期

  • 解析:该患儿表现为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疹,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处于手足口病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第l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的原因是肌肉
  • 糖代谢障碍

  • 解析:维生素D缺乏造成肠道吸收钙磷减少,低血钙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动员骨钙释放,使血清钙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但甲状旁腺激素同时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严重低磷血症使肌肉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

  • [单选题]选择新生儿肺炎的恰当分类
  • 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kn6gy.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内科护理(副高)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中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