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骨髓中原始红细胞比例大于30%

C

题目: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一般不会有

解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皮肤及黏膜红紫色,脾肿大,有血管及神经系统症状。外周血常规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红细胞压积则是显示红细胞总量和血液黏滞度的最佳单一指标;疾病晚期可因骨髓纤维化而出现贫血;约60%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在诊断时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随病情的进展白细胞数明显增高;血小板计数有与时俱增的倾向,常可检测到血小板形态和功能质量的异常,血片可有成堆的血小板,可见巨型和畸形血小板。骨髓增生程度多为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巨核细胞三系均增生,以红系增生最为显著。各系细胞间的比例可维持基本正常。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骨髓活检可显示脂肪组织被造血细胞替代,有网状纤维增生和(或)骨髓纤维化。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3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左肾区疼痛就诊。体检:体温39.6℃,左肾区叩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尿液外观浑浊、尿蛋白质定性(+++),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白细胞管型,同时可见闪光细胞,尿细菌培养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
  • 急性肾盂肾炎


  • [多选题]具有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的补体的裂解片段有 ( )
  • C4b

    C3b

    iC3b

  • 解析:C5a是趋化因子,c3a是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C4b,C3b,iC3b都具有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与细菌或细胞结合使之易被吞噬 ,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后,粘附于红细胞或血小板,使复合物易被吞噬。

  • [多选题]关于抗原的性状对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 粗糙型细菌在生理盐水中易自凝

    IgG类抗体与血细胞不出现凝集现象

    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沉淀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沉淀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 解析:粗糙型细菌在生理盐水中易自凝; IgG是四链单体,占血清Ig总量的75%,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四个亚类,与血细胞不出现凝集现象;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沉淀;可溶性抗原存在于宿主组织或体液中游离的抗原物质,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沉淀;颗粒性抗原主要是指细胞抗原或细菌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 [单选题]与原发性肝癌有关的真菌毒素是 ( )
  • 黄曲霉素


  • [单选题]哪一种包膜糖蛋白可将HSV的两种血清型进行区分( )
  • gG


  • [多选题]下列哪些检查指标提示纤溶亢进
  • 血清FDP增高

    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

    凝血酶时间延长


  • [单选题]外周血中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为
  • 70%~75%

  • 解析:外周血中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70%~75%。B淋巴细胞占5%~25%。

  • [多选题]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的脂质三联症是指
  • 高三酰甘油血症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多

  • 解析:脂质三联症包括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多。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测定可以帮助找出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 ( )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koy2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LA医师 助产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