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题目: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解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png]   (一)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痉病的主脉是
  • 紧而弦脉


  • [单选题]厥阴病基本病机特点是
  • 寒热错杂


  • [单选题]水热互结伤阴的小便不利证,当选用
  • 猪苓汤


  • [单选题]足太阴经的"根"是
  • 隐白

  • 解析:[足三阴三阳的根与结.png]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所结、所聚之处,为经气之所归。但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外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而“根结”理论则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状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说明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治疗远离部位的脏腑及头面五官疾病的道理。

  • [单选题]寒湿痹痛,腰以下明显者,最佳选药是
  • 独活

  • 解析: 独活   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肝、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应用   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   2.表证风寒挟湿。   3.少阴头痛,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苦燥,易伤气耗血,无风寒湿邪或气血虚者慎用。

  • [单选题]以下不属得神表现的为
  • 颧赤如妆

  • 解析:得神--有神--精充神旺--正常人或病情轻浅

  • [单选题]阳明病的主脉是
  • 大脉


  • [单选题]不与足少阴肾经相联系的脏腑是( )

  • [单选题]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甘草

  • 解析: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可用治太阳病误汗亡阳。治宜温壮阳气,回阳救逆。 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取其迅速峻猛,以温里壮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干姜温暖脾胃,助阳通脉,与附子相配伍,即附子偏于温先天之阳,干姜偏于温后天之阳,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功效倍增。炙甘草益气和中,既能助干姜、附子辛甘化阳以补阳,又能制约干姜、附子辛燥峻烈之性,并能调和药性。方药相互为用,以奏温里壮阳,回阳救逆功效。 四逆加人参汤:若四肢厥逆,畏寒蜷卧,脉微下利,利自止而余证仍在者,是阳亡液脱,宜加人参益气固脱、生津资液; 通脉四逆汤:若阴盛格阳,症见下利、肢厥、脉微、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而脉不出者,酌增附子、干姜用量以破阴回阳;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再酌加猪胆汁引阳入阴,兼防格拒。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me1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精神病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内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