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临床多见的颅裂为
  • 正确答案 :A
  • 囊性颅裂

  • 解析:囊性颅裂临床最为多见。

  • [单选题]按自然病史,烟雾病脑基底血管的变化发展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
  • 主要为脑血管扩张阶段,三分叉无继续明显变窄,但其附近开始出现烟雾血管


  • [单选题]60岁,男性患者,双侧掌指关节痛,尤以晨间加重,有僵硬感,活动受限,最可能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A
  • 类风湿关节炎


  • [单选题]快速失血25%后,下列改变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尿液中排钠增加

  • 解析:休克的发生取决于血量丢失的速度和丢失量,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10%时,机体可以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稳定。若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以上,即可引起休克,超过总血量的50%则往往导致迅速死亡。现快速失血25%,引起休克,肾血流量减少,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减少钠排出,保存液体和补偿部分血容量,故D错误;低血压、血浆渗透压的改变,使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以保留水分,增加血浆量。儿茶酚胺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的生成,抑制胰岛素的产生和其周围作用,加速肌肉和肝内糖原分解,刺激垂体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故休克时血糖升高。细胞缺氧,葡萄糖乏氧代谢,只产生少量的ATP,而丙酮酸和乳酸产生增多,肝灌流不足又使乳酸不能很好地在肝内代谢,体内发生乳酸聚集,引起酸中毒。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使血尿素、肌酐和尿酸增加。故答案应选D。

  • [单选题]铅管样强直是指
  • 正确答案 :C
  • 伸肌和屈肌的肌张力均增高,做被动运动时各个方向的阻力增加均匀一致


  • [单选题]患者女,66岁。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手术行脾切除术,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术后第2天出现无尿,应用呋塞米治疗无效。目前,每天的补液方案应采取
  • 正确答案 :E
  • 按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的公式补液

  • 解析: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①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ml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②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分约500ml。这种蒸发的水分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分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分将增加100ml。③肺呼出水分: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分约400ml。这种水分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而减少。④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胃液为酸性,其余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3~5倍。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分总量约2000~2500ml。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叫不显性失水。正常人摄入的水分与排出的水分是相等的,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这些水分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分。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分(内生水)约200~400ml。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而每天的补液量=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量,故答案应选E。

  • [单选题]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器可一次性挤压进入肺部的气体量是
  • 正确答案 :D
  • 500~1000ml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mm7r6.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病理学(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精神病学(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执业药师(中药)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