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缺铁性贫血

A

题目:不出现骨髓象巨幼样变的疾病(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以下哪种方法不作为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 )
  • 基因失活


  • [多选题]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钾离子和钠离子,引起误差的原因有
  •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减弱

    离子选择性电极上蛋白质沉淀


  • [单选题]下列试验属于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的是
  • 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 解析:A项是鉴定B群链球菌的试验,B项是检测细菌碳源和氮源利用的试验,C项是鉴别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D项是检测细菌酶类的试验,E项是鉴定肠杆菌科细菌中变形杆菌属细菌的试验。

  • [单选题]关于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基本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荧光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荧光素才可发出荧光

  • 解析: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作为分子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细胞或组织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含有荧光素,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出明亮的荧光(黄绿色或桔红色),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的性质、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测定含量。

  • [单选题]米氏常数Km的概念是
  • 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 解析:本题考查米氏常数的概念。米氏常数是特征常数,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 [单选题]采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测定荧光抗体效价,当抗原含量为1g/L时,理想的抗体效价应
  • >1:16

  • 解析:荧光抗体制备完成后应对其效价进行鉴定。可以采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测定,当抗原含量为1g/L时,抗体效价>1:16者较为理想。

  • [单选题]Nagler试验用于鉴定哪种细菌
  • 产气荚膜梭菌

  •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卵磷脂酶,在卵黄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周围形成不透明区(乳白色环),此为卵磷脂酶试验阳性。此反应可被相应的抗血清抑制,菌落周围不形成不透明区(即无乳白色环),称为Nagler试验阳性。

  • [单选题]正常情况下血浆葡萄糖的去路,错误的是
  • 从尿中排出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n0zr.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口腔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