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对失血性休克病人行输液治疗时,反映血容量补充成功的指征是
  • 正确答案 :B
  • 血红蛋白上升

  • 解析:一般认为,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在100g/L、HCT在30%为好。若血红蛋白浓度大于100g/L可不必输血;低于70g/L可输浓缩红细胞;在70~100g/L时,可根据病人的代偿能力、一般情况和其他器官功能来决定是否输红细胞;急性失血量超过总量的30%可输全血。

  • [单选题]下列不作为小儿腹痛鉴别诊断要点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是婴幼儿,还是儿童


  •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体征
  • 正确答案 :D
  • 鼓槌指

  • 解析:鼓槌指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性表现。

  •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右大腿被撞伤,股骨下1/3向后成角,局部明显肿胀,不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足趾发凉。最大的可能是
  • 正确答案 :D
  • 股骨下1/3骨折伴股动脉损伤


  • [单选题]急性阑尾炎时,作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的方法和意义是
  • 正确答案 :A
  • 患者取仰卧位时,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


  • [单选题]关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特点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伤后即出现"中间清醒期"

  • 解析: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特征:1)常见于成年人,由于外力的直接作用,血肿位于暴力打击点的同侧。原发性脑损伤通常较轻,伤后多无原发性昏迷,待血肿形成后开始出现昏迷;原发性脑损伤较重时伤后一度出现昏迷,随之可有中间清醒期,但不久又陷人昏迷。伤者在昏迷前或中间清醒期常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合并颅骨骨折及头皮损伤,血肿易发生在骨折处。2) 幕上血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形成,动眼神经受压出现患侧瞳孔散大,如脑干严重受压可见双侧瞳孔散大,幕下血肿常见呼吸紊乱或骤停。血肿早期较少出现定位体征,但血肿增大引起小脑幕切迹疝时可出现对侧锥体束征。3) CT显示紧邻颅骨内板下梭形的高密度或等高混合密度血肿,边界锐利,可见占位效应,如中线结构移位及侧脑室受压变形;骨窗常见血肿附近骨折。X线片显示骨折线经过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沟可早期诊断。故答案选B。

  • [单选题]休克代偿期的血压变化是
  • 正确答案 :B
  • 收缩压在正常范围或稍升高,脉压变小

  • 解析:血液由微动脉因动-静脉短路进入微静脉,使回心血量增加防止血压下降,保证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

  • [单选题]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指
  • 正确答案 :A
  • 失血性休克

  • 解析:失血性休克造成大量的细胞外液和血浆的丧失致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开放性创伤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挫伤

  • 解析:开放性创伤时指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 [单选题]疼痛放射至后背11~12胸椎处多见于( )
  • 正确答案 :C
  • 十二指肠溃疡


  • [单选题]新生儿容易出现高热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E
  • 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较少,发汗功能不全


  • [单选题]患者,男性,30岁。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2小时。查体:体温38.4℃,右下腹有腹膜刺激征。剖腹探查发现一盲肠憩室发生穿孔,炎症局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盲肠憩室为盲肠黏膜层经固有肌层疝出所致

  • 解析:盲肠憩室多为单发,属自发性疾病,实质是由于肌层薄弱,黏膜层疝出所致,炎症局限时行憩室切除术,阑尾无明显炎症时,可不切除。

  • [单选题]下列哪块肌肉的血液供应模式为Ⅲ型,并能够以两个不同的弧度旋转
  • 正确答案 :B
  • 臀大肌


  • [单选题]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 正确答案 :C
  • 400ml

  • 解析:24小时内尿液少于400ML属于少尿

  • [单选题]下列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依据,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血液动力学明显异常


  • [单选题]头颈部、臀部、会阴部烧伤,创面处理宜采用
  • 正确答案 :C
  • 暴露或半暴露疗法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ndl69.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神经内科(正高) 环境卫生(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营养(士)(代码:108)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LA物理师 外科主治 医学检验(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