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骨髓穿刺常选用的部位除了
正确答案 :C
肋骨
解析:骨髓穿刺的部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正确答案 :D
别络
解析:正经: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合称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五别络:十五别络的功能是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
[单选题]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首当其冲者
正确答案 :C
肺卫
解析: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是大定风珠的组成中药物
正确答案 :E
牛膝
解析: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鸡子黄 干地黄 生白芍 麦冬 生龟板 生鳖甲 生牡蛎 麻仁 阿胶 五味子 炙甘草
[单选题]感冒的病程多为
正确答案 :C
3~7天
[单选题]治疗湿热黄疸热重于湿的主方是
正确答案 :C
茵陈蒿汤
解析:热重于湿
证候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恼,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蒿汤加减。(茵陈、山栀、大黄)
[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
正确答案 :C
谷食之气中的浓稠部分
解析:《素问·经脉别论》中"食气入胃,浊气归心"中的"浊气"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浊阴走五脏"类似,虽以"浊"命名,但不是指糟粕。
[单选题]四肢瘦软麻木,身体困重,足胫发热,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细数者,治疗主方用
正确答案 :D
加味二妙散
[单选题]十二经脉在胸腹部的分布,自正中线向外顺序依次是
正确答案 :B
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解析:循行于腹面自中间向两侧分布的次序依次是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前3条分布规则,只有足厥阴经不规则地分布在胁肋部位。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不宜洗胃
正确答案 :B
汽油中毒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除半夏、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外,还有
正确答案 :C
黄连、黄芩
[单选题]突感胸骨后疼痛伴有胸闷、憋气患者,心电图见S-T段各导联均呈水平型下移达0.08mV,伴有T波倒置,以往心电图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C
典型心绞痛发作
解析:典型心绞痛
面对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0.1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时间一般小于15分钟。
[单选题]过食肥甘酒热,或素体素胃热偏盛,湿从热化,湿热交蒸可形成
正确答案 :B
阳黄证
[单选题]痰火凝结之瘿瘤、瘰疬选用的最佳药物是
正确答案 :D
夏枯草
解析:夏枯草
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
2.瘰疬、瘿瘤。
3.乳痈肿痛。
[单选题]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截疟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槟榔
解析: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应用:
肠道寄生虫病。
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水肿,脚气肿痛。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
疟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now2y.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