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评价营养教育的中期效果时可用的指标是
  • 正确答案 :E
  • 危险因素的变化


  • [单选题]早、中、晚三餐合理的能量分配是( )。
  • 正确答案 :B
  • 30%、40%、30%

  • 解析:早、中、晚三餐合理的能量分配是30%、40%、30%。

  • [单选题]维生素A缺乏最早的症状是
  • 正确答案 :C
  • 暗适应能力下降

  • 解析:维生素A缺乏最早的症状是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夜盲症。

  • [单选题]食品强化中被强化的食品通常称为载体,下列不适合做载体的食品是
  • 正确答案 :E
  • 肉类制品

  • 解析:被强化的食品通常称为载体,主要是人们食用量大、食用普遍而且适于加工保存的食品,世界各国均以粮食、儿童食品、饮料、乳制品和调味品等为主。

  • [单选题]女性,40岁,因卵巢癌收住入院,住院第3日患者饮食中含蛋白质40g,查尿尿素氮290mg,尿量1800ml,其他排出氮为3.5g,该病人的氮平衡为( )。
  • 正确答案 :A
  • -2.3g

  • 解析:该病人的氮平衡为-2.3g。

  • [单选题]上述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防腐
  • 正确答案 :D
  • 苯甲酸

  • 解析: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为常用抗氧化剂,偶氮甲酰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为漂白剂,苯甲酸为防腐剂,因此答案分别为D、A。

  • [单选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用食盐不宜超( )。
  • 正确答案 :A
  • 6g

  •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g为宜。

  • [单选题]膳食铁的最好食物来源是
  • 正确答案 :A
  • 畜、禽、鱼类

  • 解析:畜禽肉和动物血中铁含量丰富,且主要以血红素铁形式存在,其吸收受食物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生物利用率高,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

  • [单选题]1kg的水从15℃升高到16℃所吸收的能量即是
  • 正确答案 :A
  • 1kcal

  • 解析:考查传统热量单位千卡的定义。

  • [单选题]WH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联席会议认为社会营养监测就是
  • 正确答案 :D
  • 对社会人群进行连续的动态观察,以便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

  • 解析:WH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联席会议认为社会营养监测的定义是:"营养监测就是对社会人群进行连续的动态观察,以便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本题是一道基本概念记忆型题,在社会人群、动态观察和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三个关键点设置干扰选项。

  • [单选题]苯丙酮尿症是因为体内缺乏( )。
  • 正确答案 :B
  • 苯丙氨酸羟化酶

  • 解析:苯丙酮尿症病因是缺乏苯丙氨酸-4-羟化酶,导致体内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过多苯丙氨酸代谢产物堆积在血和脑脊液中。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目前没有发现具有致癌性的污染物是
  • 正确答案 :D
  • 甲基汞

  • 解析:甲基汞主要在体内蓄积,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和神经损伤,目前未发现明确致癌性,因此选D。

  • [单选题]属于胃肠耐受性监控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定期检查营养液的渗透压

  • 解析:营养液的渗透压过高会引起腹泻及其他肠道反应。因此胃肠耐受性监控需定期检查营养液的渗透压,故1题选A。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定期测定肌酐身高指数、测内脏蛋白都属于营养状况监测;定期检查尿糖及酮体属于代谢监控范围,故2题选C。

  • [单选题]乳糖在碳水化合物中属于
  • 正确答案 :B
  • 双糖

  • 解析:考查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 [单选题]手术后与手术前对比,无并发症者对能量的要求
  • 正确答案 :A
  • 增加10%

  • 解析:对于无并发症者,能量需要略高于术前,一般增高10%;如果伴有腹腔感染者,则能量需要量可增加50%。尽可能增加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使机体尽快获得正氮平衡。

  • [单选题]中国居民DRIs建议,青春期少年的脂肪推荐摄入量为占全日总能量的
  • 正确答案 :D
  • 25%~30%

  • 解析:考查各类人群膳食脂肪推荐摄入量。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nym0g.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妇女保健(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公共卫生管理 超声医学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