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
题目:患者女性,50岁,因“右上肢抽搐,昏迷”来诊,其家人诉近半月患者反复畏寒、发热、恶心欲呕、精神不振,4小时前开始意识不清。既往史不详,有糖尿病家族史。查体:肥胖体型,尿糖(+++),尿酮(+),二氧化碳结合力19mmol/L,血钠155mmol/L,血糖35mmol/L。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对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引起的
严重的不良反应
新的不良反应
解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单选题]若要制备迅速起效的栓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水溶性药物需选择脂溶性基质
解析:基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栓剂纳入腔道后,首先必须使药物从基质释放出来,然后分散或溶解于分泌液中,才能在使用部位产生吸收或疗效。药物从基质释放得快,则局部浓度大、作用强;反之,则作用持久而缓慢。但由于基质性质的不同,释放药物的速度也不同。在油脂性基质的栓剂中所含的药物如系水溶性并分散在基质中时,则药物能很快释放于分泌液中,出现的局部作用或吸收作用也较快。若油脂性基质所含的药物系脂溶性的,则药物须先从油相转入水性分泌液中方能起作用,这种转相与药物在油和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有关。如药物的浓度低而且在油脂中的溶解度较大时则难以进入分泌液中,药物的释放受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亦比较迟缓。因此宜采用油/水分配系数适当小的药物,既易转移入分泌液中又易透过脂性膜。水溶性基质中的药物,主要借其亲水性易溶解在分泌液中来释放药物。其药物溶于水溶性基质中,因油/水分配系数小,故不易透过脂性膜,小分子药物可透过膜上微孔。
[单选题]2012年4月18日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部门是
原卫生部
解析:原卫生部于2012年4月18日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单选题]药物用于人体后,发生结构转化或生物转化的过程是
代谢
解析:代谢是药物用于人体后,发生结构转化或生物转化的过程,故选D
[多选题]可以治疗发热伴头痛、咽肿、目赤肿痛的配伍是( )
关冲、曲池、少商、头临泣
外关、中渚、液门、角孙
丝竹空、阳池、关冲、支沟
大椎、风池、廉泉、关冲
[单选题]关于油脂性基质的正确表述为
羊毛脂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的棕榈酸酯及游离的胆固醇类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omwk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