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手法复位

D

题目:女,3岁。被牵拉前臂后,出现肘部疼痛,不愿用手取物,桡骨近端压痛。X线片检查未见骨折征象。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解析:患者为桡骨头半脱位,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不必任何麻醉。术者一手握住小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肘关节屈曲至90°。开始做轻柔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动,反复数次可听到轻微的弹响声,肘关节旋转、屈伸活动正常,小儿肯用患侧手取物,标志复位成功。复位后不必固定,但不可再暴力牵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最基本、重要病理生理机制是
  • 大量蛋白尿从尿中丢失

  • 解析:肾病综合征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大量的白蛋白从尿中丢失。

  • [单选题]最容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
  • 蛋白质

  • 解析:理论上抗原可为自然界所有的外源和自身物质,但机体免疫细胞通常识别的抗原是蛋白质,也包括多糖、脂类和核酸等。

  • [单选题]患者,男,10岁,1年来不自主反复突然眨眼,泪成急速,耸肩或歪嘴,每个动作不到1秒即结束,今年来经常突然喉中“哼”一声,见医生可坚持数分钟不发作,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体征。其最可能的情况是
  • 抽动症

  • 解析:舞蹈症是肢体及头部迅速的不规则、无节律、粗大的不能复发随意控制动作,如转颈、耸肩、摆手、伸臂等舞蹈样动作等。儿童抽动症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出现如耸肩、扭颈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嗓子和呼噜声,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症状开始于2~15岁之间,反复出现眼肌、面肌、四肢、躯干部肌肉多发性不自主抽动,喉部异常发音及模仿语言,模仿动作,以上症状轻重交替出现,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部分症状能短时间自我抑制。

  • [单选题]急性肾衰竭选择血液净化疗法时,血钾浓度至少应达到
  • 6.5mmol/L

  • 解析:血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3.5~5.5mmol/L,血钾的浓度达到6.5mmol/L是急性肾衰竭选择血液净化的指征之一。故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男,45岁,反复肝功能异常多年,尿少、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2周。口服呋塞米20mg/d,1天来昏睡,呼之有反应,患者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 肝性脑病

  • 解析: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如果用利尿药可能导致肝性脑部。结合患者意识障碍的症状考虑为肝性脑部。

  • [单选题]属于肝生物转化第二相的反应是
  •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 解析:生物转化反应可分为两相反应。第一相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相即结合反应,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属于第二相反应,故1题选D。胆汁酸合成过程中,羟化是最主要的变化。首先在7α-羟化酶催化下,胆固醇转变为7α-羟胆固醇,然后再转变成鹅脱氧胆酸或胆酸,后者的生成还需要在12位上进行羟化。7α-羟化是限速步骤,7α-羟化酶是限速酶,故2题选E。

  • [单选题]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价值的自身抗体是:
  • 抗sm抗体

  • 解析:抗Sm抗体约在30%SLE中呈阳性反,因其特异性高,又称为本病的特异性抗体。对于不典型、轻型或早期病例,按SLE标准不足确诊者,若抗Sm抗体阳性,结合其他表现可确诊。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omzw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眼科学(正高) 护理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重症医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MRI技师 药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