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止血药物

C

题目: 患者,男,30岁,发现高血压1年,发热、咽痛3天,肉眼血尿1天。查体:BP160/100mmHg,咽红,扁桃体Ⅱ度,双下肢不肿。化验:尿蛋白2.56g/d,尿沉渣镜检RBC满视野,血肌酐210μmol/L,尿比重1.018,肝功能正常,乙肝两对半阴性,血IgA高。无高血压家族史。

解析:高血压1年,已经有血肌酐轻度升高肾功能损害表现,表明病程已经不短,同时有血尿、蛋白尿,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近期的感染史考虑为诱因;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IgA肾病,临床及化验支持IgA肾病,肉眼血尿出现前的感染史比较有特异性;治疗措施中,不妥的是用止血药物,因IgA肾病血尿不是血管损伤引起的,而是IgA沉积肾小球所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医源性传播是指
  • 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诊疗区域和药品被污染所造成的疾病的传播

  • 解析: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围产期传播。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如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药品或生物制剂被污染,病人在输血时感染艾滋病、丙型肝炎等。

  • [单选题]第三产程中,子宫不协调性收缩可造成
  • 胎盘嵌顿

  • 解析: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子宫不协调性收缩可造成胎盘嵌顿。

  • [单选题]有关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论述,正确的是
  • 多见于老年轻型糖尿病

  • 解析:正确答案是E。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多见于老年轻型糖尿病者,患者大多先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症糖尿病。就诊时患者都已有一段时间多尿、多饮,常不是多食而是厌食。老年人对缺水反应迟钝,饮水量不足以补偿尿的丢失,失水情况逐渐加重而血糖越来越高,逐渐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定向障碍、幻觉,严重时双手拍击样震颤、癫痫样抽搐直至昏迷、循环衰竭。因口渴、少食而家属喂饲糖水或含糖饮料,又因怕多尿而限制水分摄入更使病情恶化,患者起病前常有感染、脑血管意外等诱因。因无糖尿病史,起病后常常不被认识,患者就诊时血糖均在600mg/dl(1mg/dl=0.0555mmol/L)以上,甚至达1500mg/dl,尿糖强阳性,但尿酮(-)或仅微量,严重失水、血钠升高、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因而血浆渗透压通常高达350mmol/L以上。此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只有26%,而选择治疗必须用低渗盐水的比选择正确答案的还多一些,另有24%考生回答常有明显酸中毒,这主要是多数考生对老年人糖尿病的这种急诊情况没有遇到过,没有处理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实践,可能只从书本上看到而印象不深,有时遇到了还不认识。备选答案"治疗必须用低渗盐水"也有很大迷惑性,一些考生推理既然患者情况是高渗性,治疗上应采用低渗溶液以迅速纠正高渗状态,而确实在处理有一些血钠持续升高的患者时,有的医生主张输注低渗盐水,但这常常有引起继发性脑水肿的危险。遇到这种情况从胃管给予温开水较安全,此病是以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为特点,而酮症酸中毒不明显;血钠高又循环衰竭的死亡率很高,治疗及预后也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

  • [单选题]酸中毒时,组织缺氧改善的主要机制是
  • 血红蛋白释放氧能力增加

  • 解析:酸中毒时,血液中pH降低,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右移,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下降,可使相同氧分压下血氧饱和度下降,从而使血红蛋白易于与氧气分离,即血红蛋白释放氧能力增加,改善组织缺氧。故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onl84.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骨外科(正高) 妇产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麻醉学专业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