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
E
题目:患者,30岁。孕34周,10天前开始感觉乏力,食欲差,近5天病情逐渐加重,伴呕吐,巩膜发黄。入院查血压135/90mmHg,ALT38U,胆红素180μmol/L,蛋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胆碱酯酶复能药的药理作用中不包括( )
恢复已经老化的胆碱酯酶活性
解析:胆碱酯酶复能药的药理作用有:提高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恢复被抑制的胆碱酯酶活性,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形成结合物,减轻烟碱样症状。
[单选题]各类型的结核病首选药是
异烟肼
解析:异烟肼的发明使治疗结核病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接近50年的使用历史中,虽然有的病人所感染的结核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但绝大多数医生仍认为它是治疗结核病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药。
[单选题]初产妇,妊娠40周,产力正常,胎心140次/分,头位,双顶径10cm,先露浮,宫口2cm,对角径11cm,正确的处理是
刮宫产
解析: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方法是检查者将一手的食、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食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用另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手指,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即为对角径,再减去1.5-2cm得出真结合径值。真结合径正常值约为11cm。
[单选题]补体膜攻击复合物是
C5b6789
解析:MAC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C5b~C9组成。该复合物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C5b+C6+C7+C8+C9→C5b6789。C5b6789摄入细胞膜,C5b6789即膜攻击复合体(MAC),可溶解细胞(经渗透破裂)。故选C。
[单选题]风湿热的好发年龄是
5~15岁
解析:风湿热的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为5~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3岁以内的婴幼儿极为少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无性别差异。
[单选题]哪项门静脉高压症不适宜内科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解析: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单选题]关于类风湿因子(RF)叙述,错误的是
以IgG RF为主要类型
解析:类风湿因子是一种以变性IgG分子的Fc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按免疫球蛋白类型分为IgM、IgG、IgA、IgE、IgD五类,其中IgM-RF为主要类型。其滴度与病情活动、预后相关。RF阳性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之一,其阳性还可见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病等风湿性疾病和部分感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单选题]男,45岁。上腹部剧烈疼痛3小时,随即蔓延至全腹,里持续性,查体:板状腹,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对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腹部立位X线平片
解析:本题考点是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消化道穿孔后由于食物及胃酸等刺激性物质进入腹腔就会刺激腹膜,从而导致持续性腹痛,并产生腹膜刺激症: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三联征。所以本题诊断是消化道穿孔。对于诊断最有价值的是立位腹平片,X线片显示膈下游离气体。所以选项C.腹部立位X线平片正确。直肠指诊主要用于直肠肛管疾病,特别是直肠癌所以选项A.直肠指诊不正确。腹腔穿刺是有创性检查,一般不首选,所以选项B.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部B超常用于实质脏器如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故选项D.腹部B超不正确。血常规检查无特异性,故选项E.血常规不选。
[单选题]医疗机构在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场所进行
单独隔离治疗
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四章疫情控制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①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②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③对医疗机构内的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故选C。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onyz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