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尿酸铵
C
题目:碱性尿中能见到的结晶为( )
解析:尿路感染时,由于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等,使尿液pH增高,产生尿酸铵结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形成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是
T-H蛋白
解析:管型形成有三个条件:尿蛋白质和T-H蛋白,尿浓缩和肾小管内环境酸化,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尿蛋白质和T-H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和首要条件,其中T-H蛋白是最易形成管型的核心。
[单选题]IgG分子经木瓜酶分解为( )
2个Fab段和1个Fc段
[单选题]最常见的化学修饰是( )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解析:考点:酶的共价修饰。酶的化学修饰主要有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乙酰化与去乙酰化,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腺苷化与去腺苷化及SH与-S-S-互变等,其中磷酸化与脱磷酸化在代谢中最为多见。酶蛋白分子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的羟基是磷酸化修饰的位点。
[多选题]选择质控血清的原则 ( )
瓶间差异极小
分析测试项目应满足需要
稳定性好,特别是酶活力值在复溶1周内基本保持不变
[单选题]酶标板用抗原包被后要进行封闭的主要原因是
防止非特异反应
解析:固相载体表面存在能与血清标本和酶结合物中的蛋白质非特异性结合的位点,产生非特异性的显色反应,使本底升高。
[单选题]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涂片可发现较多的细胞是( )
异型淋巴细胞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良性淋巴细胞增多性传染病,WBC正常或轻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随后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异型淋巴细胞在发病4~5天出现,7~10天达高峰,多数超过10%~20%,1~2个月后消退。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r48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