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因子Ⅴa
A
题目:对抗凝血酶作用不敏感的因子是
解析:抗凝血酶敏感的因子主要包括因子Ⅹa、因子Ⅸa、因子Ⅺa、因子Ⅻ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慢粒患者发现bcr断点亚区3,主要可见于
急淋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抽血培养的最佳时间是
在抗生素使用前,24小时内于畏寒发热时抽3次血培养
解析:血培养标本一般在患者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或根据不同的发热情况在未用抗生素前采集。但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血培养不少于3次。
[单选题]肺梗死、下肢深静脉梗死、心肌梗死和DIC,均有的指标异常是
D-二聚体升高
解析:此题正确答案应为E。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的特有代表产物。D-二聚体是唯一反映凝血和纤溶的理想指标,在临床上已被视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抗进的分子标志物。肺梗死、下肢深静脉梗死、心肌梗死、DIC时均有继发纤溶亢进,因此D-二聚体均增高。
[单选题]荧光是指某些物质受到一定波长光激发后
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的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的光
解析:荧光是指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的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的光。
[单选题]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治疗可选用
骨髓或胚肝移植
解析:骨髓或胚肝移植能够同时重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单选题]关于免疫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原剂量越大,产生的抗体效价越高
解析:初次免疫一般选择皮内接种,加强免疫一般选择静脉接种,首次免疫后因机体正处于识别抗原和进行B细胞活化增殖阶段,如果很快进行第2次注入抗原,极易造成免疫抑制。第1次与第2次免疫间隔时间以10~20天为好,第3次及以后的间隔一般为7~10天。
[单选题]关于转氨酶的临床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肝硬变和肝癌ALT、AST均明显升高
解析:本题考查转氨酶的临床意义,肝硬化、肝癌时,ALT有轻度或中度增高,提示可能并发肝细胞坏死,预后严重。
[单选题]诊断急性血管内溶血最有意义的阳性结果是
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
解析:严重的血管内溶血,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超过肾小管阈值时,血红蛋白出现在尿中呈阳性。如PNH、血型不合输血等。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rm86.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