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小茴香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 [单选题]尿浊与淋证的区别关键在于
  • 正确答案 :D
  • 有无排尿疼痛


  • [单选题]脑的功能归属于五脏,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心、肝、肾

  • 解析: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所谓"五神脏"。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近日工作压力增大,突然头痛,两目怒视,面红耳赤,突然狂乱无知,不避亲疏,不食不眠,舌红绛,苔黄腻,脉弦大滑数。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生铁落饮


  • [单选题]下列不会出现迟脉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痰热证


  • [单选题]辛凉解表法常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 正确答案 :C
  • 感冒风热犯表证

  • 解析:辛凉解表法常用于治疗感冒之风热犯表证。

  • [单选题]其性开泄的邪气是
  • 正确答案 :A
  • 解析: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其性开泄,指风邪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风邪侵袭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 [单选题]用治湿阻气滞之脘腹胀闷、腹痛及咳喘多痰,宜选
  • 正确答案 :C
  • 厚朴

  • 解析:厚朴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功能为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 [单选题]张某,男性,57岁。反复发作气急痰鸣30余年,平素易感冒,倦怠无力。现症见:气短声低,自汗,怕风,食少便溏,痰多质稀色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其中医治法是
  • 正确答案 :A
  •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 解析:根据患者病情表现诊断肺脾气虚行哮证治法以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 [单选题]“逸则气滞”会发生下列哪项病证
  • 正确答案 :B
  • 月经不调


  • [单选题]患者产后低热不退,腹痛绵绵,喜按,恶露量多,色淡质稀,自汗,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其治疗的首选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补中益气汤


  • [单选题]导尿法治疗的是癃闭
  • 正确答案 :B
  • 水蓄膀胱急症

  • 解析:治疗癃闭以“腑以通为用”为原则,但通利之法,又因证候虚实之不同而异。实证者宜清邪热,利气机,散瘀结;虚证者宜补脾肾,助气化,不可不经辨证,滥用通利小便之法。对于水蓄膀胱之急症,应配合针灸、取嚏、探吐、导尿等法急通小便。

  • [单选题]陈某,女,45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其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A
  • 归脾汤

  •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辨病为眩晕,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而见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辩证为气血亏虚证,治以补益气血,调养心脾,方用归脾汤。

  • [单选题]咽部淡红微肿或漫肿属
  • 正确答案 :C
  • 痰湿凝聚


  • [单选题]肉瘿气滞痰凝证首选的方药是
  • 正确答案 :B
  • 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


  • [单选题]心悸心虚胆怯证的代表方剂是
  • 正确答案 :A
  • 安神定志丸

  • 解析:心虚胆怯证治法为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选安神定志丸加减。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v295y.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神经外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