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继续服用急性期的药物剂量4~6个月 在维持治疗期可以酌情将舒必利减量或停用 需定期看门诊,一旦出现兴奋、话多则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BCD

题目: 患者女,22岁。因用砖头砸伤自己头面部3天,疑人害半月急诊入院。据家属反映患者在半月前因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进而出现怀疑别人要害她,要抓她去坐牢,因而非常害怕,甚至觉得自己的亲人也在害自己,3天前因担心被人抓去坐牢,觉得还不如自己死了算了,自己在厕所里用砖头砸伤自己头部,导致头面部受伤很严重,左眼眶青紫,头前部凹陷。

解析:患者为抑郁症,急性期症状控制之后,进入巩固治疗期,在此期主张按急性期的药物剂量来服用,不能减量,进入维持治疗期后,可以酌情减去抗精神病药部分,速度宜慢,以免复发,需要定期门诊复查和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血常规心电图等,如果在维持期病情不稳定,则在病情稳定后,维持治疗的时间更长,因此B、C和D是正确的。(向小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按照鲍尔比的划分,依恋的发展经历的发展阶段正确的是
  •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 解析: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依恋是在婴儿同母亲长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分三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婴儿对母亲的反应有所偏爱;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明显依恋。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临床表现
  • 每次发生人格转换时均与精神创伤密切相关

  • 解析:分离性身份障碍可表现以下形式:患者突然失去对自己往事的全部记忆,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以另一种身份进行日常社会活动;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明显不同的人格,交替出现,互无联系;在某一刻只是显示其中一种人格,此时意识不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在初次发病时,人格的转变是突然的,与精神创伤往往密切相关,以后可因联想或由、特殊生活事件促发。

  • [单选题]关于内感性不适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临床诊断意义较大

  • 解析:备选答案均描述的是内感性不适的特点,属于考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内感性不适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体感异常,且难以表达,特点是不能够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这些不适常引起患者不安,可构成疑病观念的基础,多见于躯体化障碍,精神分裂症也较常见,其本身临床诊断意义不大,而患者对它的判断和态度往往更具有诊断价值。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肺结核患者,X线检查表现一侧或两侧单个或多个厚壁空洞,伴有支气管播散病灶及明显的胸壁增厚,应诊断为
  •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 [单选题]人体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比例的正常值是
  • 0.005~0.05


  • [单选题]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描述,正确的是
  • 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w0y8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病理学(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药学(师)(代码:201)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妇产科主治 初级护师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