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D
题目:患者,女性,37岁。足底刺伤8天。患者自行包扎处理,未求医。1天前患者出现头痛、烦躁、张口困难、颈项强直。诊断为破伤风。
解析:1.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在较深伤口内易繁殖,故应彻底清创,再注射TAT。
2.任何轻微刺激都可诱发破伤风患者强烈的阵发性痉挛,故住院期间需要良好的休息环境,避免声、光的刺激。
3.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的目的在于中和游离的毒素,阻止其对神经系统的继续损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女,10岁。突然腹部钻顶样疼痛2小时来院。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疼痛停止时又平息如常。查体:剑突偏向右方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明确诊断,应采取的检查是
腹部B超
解析:患儿突然腹部钻顶样疼痛,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疼痛停止时又平息如常,初步考虑为胆道蛔虫症,因此首选的检查方法为B超。
[单选题]实施无痛肌内注射的措施,下列哪项不妥
患者侧卧位时上腿弯曲
[单选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是
椎间盘退行性变
解析: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在此基础上,椎间盘受到较小压力即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即从破裂处突出至椎管内。
[单选题]患者,男性,66岁,脑梗死后昏迷,需要插胃管供给营养。病区护士为了提高插管成功方法,应注意插管中不应采取的动作是
使头和颈部保持在同一水平
解析:昏迷患者在插管前取去枕平卧位,将患者的头后仰。当胃管插至会厌部,即15cm 时,将患者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单选题]关于输卵管妊娠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避免做增加腹压的动作
解析:非手术治疗病人应该卧床休息,避免腹部压力增大。
[单选题]患者男,55岁。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现需化疗。为预防静脉坏死,下列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首选中心静脉
解析: 一、血管的选择 要选择粗、直、弹性好、血管充盈性好,避开关节、肌腱易于固定的血管,比如上肢大静脉,此类静脉无静脉瓣,药物在局部的滞留时间短,从而相对的减少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尽量不要选择手背、足背的小静脉,也不宜选择下肢静脉做化疗,而且在化疗过程中还要注意有计划的、交替的使用静脉。 二、注射之前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之前应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回血良好,确保穿刺成功后,再使用化疗药物。 三、提高穿刺成功率: 根据化疗药物的浓度及速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针头,针头过大易损伤血管,过细容易造成堵塞或滴入不畅而达不到治疗要求。对于穿刺没有把握的血管也不宜做实验性穿刺。 四、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早发现有无液体外渗、局部疼痛等情况,如病人感觉疼痛,即使回血良好,也应该停止在该部位的继续输液,如果发现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疼痛等情况,一般属于静脉炎的表现,此时应该减慢或停止输液,还可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以减轻症状,硫酸镁主要是由于其高渗作用,促进局部水肿液的吸收及消散。 五、渗漏的处理: 如发现已有外渗,不可立即拔针,可注入5-10ml生理盐水,注入盐水虽可加重局部组织肿胀,但可减轻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减轻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六、化疗药物输完后 输液完后继续滴入生理盐水,其主要目的是冲洗停留在血管表面的药物,减轻刺激性,从而达到防止血管变黑的目的。 七、注射完毕拔针后 针眼部位应加压片刻,并抬高输液肢体,有利于药物随着静脉回流。
[单选题]患者,女性,23岁。在工厂干活时手部被锈铁钉刺伤,急诊予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为中和游离毒素,医嘱予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药液浓度是
150U/ml
解析: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液的浓度为150U/ml,皮内注射0.1ml,含 TAT15U。
[单选题]甲胎蛋白测定持续阳性可提示
原发性肝癌
解析: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本法对诊断本病有相对的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持续血清AFP≥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临床上约30%的肝癌病人AFP为阴性。如同时检测AFP异质体,可使阳性率明显提高。故甲胎蛋白测定持续阳性可提示原发性肝癌。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wkom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