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常出现肺外并发症

E

题目:与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不符合的是

解析: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呼吸道的细菌性感染,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故临床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血象、痰色、痰量等变化。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67岁,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护士对该患者的身体评估记录中下列哪项体征与本病不符
  • Cullen征

  •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程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性变期。慢性期以脾脏肿大为最突出的体征,加速期及急性变期表现为原因不明高热、虚弱、骨关节痛、脾脏迅速肿大及贫血、出血等。Cullen征(卡伦征)表现为脐周围皮肤青紫及两侧肋腹皮肤灰蓝色为腹腔内大出血的征象,见于宫外孕破裂或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也见于其他内脏破裂的腹腔内大出血。

  • [单选题]患者女,24岁。停经50天,阴道少量流血伴下腹部隐痛1周。近3天腹痛加剧,出血量增多。检查:宫口已开,子宫如孕7周大小,尿妊娠试验(-),可能性最大的是
  • 难免流产

  • 解析:难免流产指流产已不可避免。由先兆流产发展而来,此时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重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略小。本题中患者的症状体征与B相符。故选B。解题关键:难免流产指流产已不可避免。阴道流血量增多,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

  • [单选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早病灶部位多在
  • 干骺端

  • 解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起始于长骨的干骺端,成团的细菌在此处停滞繁殖。病灶形成后脓肿的周围为骨质,引流不好,多有严重的毒血症表现,以后脓肿扩大依局部阻力大小而向不同方向蔓延。本题问的就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早病灶部位。

  • [单选题]患者,男性,32岁。持续高热2周,体温40℃左右,日差超过1℃。脉搏108次/分,呼吸26次/分,患者神志不清,精神萎靡,食欲差。此患者体温热型为
  • 弛张热

  • 解析:持续高热2周,体温40℃左右,日差超过1℃,此热型属于弛张热。常见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3.间歇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4.回归热 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5.波浪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6.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故答案为C。

  • [单选题]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梗阻时的呕吐特点是
  • 呕吐胃内容物,不含胆汁

  • 解析:吻合口梗阻:多在术后由流食改为半流食时出现。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膨胀感和隘出性呕吐,呕吐物含有或不含有胆汁。查体时有时可触到压痛性包块。胃肠减压可引出氏量澈体,减压后症状也随之缓解,但进食后可再次发作。一般持续10~20日开始缓解,且一且缓解糖状很快消失,2—3日即可进食。

  • [单选题]提示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是
  • 巴彬斯基征阳性

  • 解析:A.颈项强直为脑膜刺激征表现,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等。B.腹壁反射为浅反射,腹壁反射消失见于胸髓受损。C.膝腱反射为深反射,膝腱反射亢进常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表现。D.巴宾斯基征阳性是提示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见于脑出血、脑肿瘤。E.凯尔尼格征阳性为脑膜刺激征表现。故本题应选D。解题关键:掌握各种病理性神经反射所提示的病变性质,仔细辨别。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wo21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职业卫生(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口腔助理医师 执业药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