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先天性巨结肠
D
题目:患儿男,2个月。生后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常需灌肠才能排便。
解析:1.根据病例得知,患儿生后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常需灌肠才能排便。符合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特征,第1题正确的答案是D。
3.该患儿手术前护理准备除B选项不正确外,其余均是正确的护理措施。考生应注意的是术前无需静脉应用抗生素7天,术前2天口服抗生素即可。第3题正确的答案是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麻疹从发热到出疹,一般持续
3~4天
解析:麻疹前驱期:亦称出疹前期,从发热至出疹约3~4天。主要表现为:①发热:多为中度以上,热型不一;②上呼吸道感染及结膜炎表现:在发热同时出现流涕、咳嗽、喷嚏、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结膜炎表现;③麻疹黏膜斑,故选C。
[单选题]小儿大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
50%
[单选题]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休克型主要表现为
循环衰竭
解析: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早期为微循环障碍,可见精神萎靡,面色灰白之四肢厥冷,脉细速、呼吸急促,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后期微循环瘀血、缺氧、口唇及甲床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可伴心、肺、血液、肾脏等多系统功能障碍。
[单选题]患儿女,7个月。因化脓性脑膜炎入院,护士巡视时发现患儿出现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有颅内压增高的可能,此时应给予的护理措施是
输液速度宜慢
解析::①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注意头颈不要过伸或过屈,以免影响颈静脉回流。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②不能进食者,成人每日静脉输液量1500~2000ml,其中等渗盐水不超过500ml,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ml,控制输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重脑水肿。神志清醒者给予普通饮食,但要限制钠盐摄入量。③持续或间断吸氧,可降低PaCO2,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但过度通气有造成脑血流量不足的危险,故吸氧要适度掌握。④加强生活护理,避免意外损伤。昏迷躁动不安者切忌强制约束,以免病人挣扎导致颅内压增高。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患儿隔离至
病后40天
解析:患者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隔离40天,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多选题]新生儿黄疸的基础护理包括
保暖
尽早喂养
保持安静
注意皮肤护理
解析:1)乳母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辣食物,不可进食过多的滋补食物。如果为母乳性黄疸,需要暂停母乳喂养3~5天。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2)注意小儿皮肤护理,防过暖,确保茵振黄按量服用。
[单选题]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表现为
精神欠佳、哭声弱、体温异常
解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在早期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包括精神不好、反应不佳、哭声减弱无调以及奶欲减退等。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为
正细胞性贫血
解析:正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分为以下几种:1.骨髓反应正常的贫血,如急性失血后贫血、溶血性贫血等。2.骨髓增生不良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等。3.骨髓浸润性贫血,如肿瘤细胞浸润、骨髓纤维化、遗传性贮存疾病等。4.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减少所致的贫血,如肾病、肝病、内分泌缺乏、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所以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正细胞性贫血。
[单选题]远远,女,胎龄35周。日龄2天,出生体重1400g,其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位百分数以下。以下不符的一项是( )
适于胎龄儿
解析:小样儿(又称小于胎龄儿,宫内生长迟缓)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一组新生儿。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出生体重<1500 g,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052m9.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