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B
题目:患者女性,35岁,因“高血压5年,双下肢经常水肿、腹腔积液近1年”来诊。查体:血压180/125mmHg(1mmHg=0.133kPa)。实验室检查:血钾2.4mmol/L,静脉血浆醛固酮120μg/L。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内伤发热辨证时应注意区别( )
病情轻重
证候虚实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的特殊杂质检查正确的是
葡萄糖中检查可溶性淀粉
肾上腺素检查肾上腺素酮
甾体激素检查有关物质
异烟肼中检查游离肼
[多选题]药品说明书的撰写应遵循的原则是
资料要真实、准确、科学
计量单位要统一
记载项目要全面
同一药品说明书内容要统一
[单选题]鼻疾应选( )
迎香
[多选题]人工冬眠疗法的适应证包括
严重创伤、烧伤
感染中毒性休克
高热惊厥、破伤风
甲亢危象
中枢性高热
解析:严重的外伤、感染哥中毒或精神创伤,均可引起过度的应激反应,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使糖原大量分解、能量大量消耗和代谢明显增加,以及小动脉强烈收缩,致使循环缺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造成组织水肿、细胞缺氧,进而产生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DIC)。过度的应激不但无利,反而(如休克)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以致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人工冬眠疗法就在于减轻机体的过度应激反应,使机体处于冬眠状态(如类似过冬的青蛙等动物),以降低代谢、减轻细胞耗氧、改善微循环、免于细胞遭受严重损害,为其原发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适应证:破伤风、癫痫持续状态、高热惊厥、子痫、甲状腺危象、顽固性疼痛、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炎、小儿重症肺炎等)、严重颅脑外伤、脑干伤、严重创作性休克、烧伤等。禁忌证:诊断不明的疾病、脑血栓形成、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失水、失血、体温过低。人工冬眠常用药物配方有3种:冬眠合剂I号:哌替啶(度冷丁)100mg、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50mg。冬眠合剂Ⅱ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氢化麦角碱(安得静)0.6mg。冬眠合剂Ⅳ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乙酰丙嗪20mg。
[多选题]药学部门对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的管理有
制定药品采购工作程序,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定期对贮存药品进行抽检
专设仓库,单独存放,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多选题]下列关于药品储存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药与西药必须做到分库储存
中药材可以与中成药同库储存
中成药可以与西药片剂同库储存
药品库可以混库(混区)储存
[多选题]以下关于乳剂稳定性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在一定条件下,溶剂的分散相和连续相相互对换的现象称为转相
乳滴聚集成团但并未合并的现象称为絮凝
解析: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匀相分散体系,乳剂常发生下列变化。酸败:乳剂由于氧化及微生物的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变质,引起乳剂破坏或酸败。转相: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乳剂的类型称为转相,由O/W型转变为W/O型或由W/O型转变为O/W型,一般为两相的比例和乳化剂的不同造成或加入相反类型的乳化剂造成。分层:乳剂的分层系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又称乳析。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分层的乳剂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的乳剂。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絮凝状态仍保持乳滴及其乳化膜的完整性。合并与破坏:乳剂中的乳滴周围有乳化膜存在,乳化膜破坏导致乳滴变大,称为合并。合并进一步发展使乳剂分为油、水两相称为破坏。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0dr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