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甲氨蝶呤 环磷酰胺 巯嘌呤 长春新碱

ABDE

题目:可用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以下有关皮肤局部化学药物中毒的解救方法正确的是
  • 氧化钙灼伤的急救处理:先用植物油清除皮肤上沾污的石灰微粒,再以2%醋酸溶液洗涤

    硫酸、硝酸等皮肤灼伤的处理:立即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后,再用清水冲洗,然后以氧化镁、甘油糊剂外涂

    处理皮肤上的苯酚:先以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继以30%~50%乙醇擦洗,再以饱和硫酸钠液湿敷

  • 解析:处理皮肤上的苯酚先以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继以30%~50%乙醇擦洗,再以饱和硫酸钠液湿敷,24小时内禁用油膏。氧化钙灼伤的急救处理先用植物油清除皮肤上沾污的石灰微粒,再以2%醋酸溶液洗涤。硫酸、硝酸等皮肤灼伤的处理方法是立即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后,再用清水冲洗,然后以氧化镁:甘油(1:2)糊剂外涂。氟化钠中毒可采用:皮肤局部损害清洗后用5%氯化钙溶液湿敷,破溃者可敷10%硼酸软膏。氢氟酸皮肤局部中毒:大量水冲洗,接着用5%小苏打水洗涤或湿敷;或用50%硫酸镁溶液浸泡半小时;也可在水冲洗后再以石灰水冲洗,局部注射5%葡萄糖酸钙液1~2ml,再涂上氧化镁糊膏或激素软膏。溴皮肤局部中毒:用水冲洗后,再以10%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溶液洗涤,然后涂上5%碳酸氢钠糊剂,或用25%氨水1份、松节油1份及95%乙醇10份的混合剂处理创面。

  • [多选题]药物经济学与随机临床试验的差异表现在
  • 二者的研究目的不一样

    二者比较的对象不一样

    二者的研究结果不一样


  • [多选题]下列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合理的是
  • 利尿药和β受体阻断剂

    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断剂

    α受体阻断剂和β受体阻断剂

    钙通道阻滞剂和ACEI或ARB

  • 解析:临床抗高血压药物合用参考:①利尿药和β受体阻断剂;②利尿药和ACEI或ARB;③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断剂;④钙通道阻滞剂和ACEI或ARB;⑤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⑥α受体阻断剂和β受体阻断剂;⑦必要时也可用其他组合,包括中枢作用药如中枢α受体激动剂、咪达唑啉受体激动剂,以及ACEI与ARB。

  • [多选题]临床药学服务主要包括
  • 药学监护

    药学干预

    药学咨询


  • [多选题]注射剂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有
  • 引起败血症

    造成热原反应

    注射引起疼痛

    不适当的酸碱度引起机体的适应性下降


  • [多选题]临床药师会诊意见应涉及用药的相关问题包括
  • 药物选择

    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间隔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药学监测计划

    患者药物进行用药指导


  • [多选题]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有( )。
  • 吲哚美辛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环磷酰胺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有:氯霉素、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羟基脲、金诺芬、氯喹、甲氟喹、阿的平、苯妥英钠、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卡比马唑(甲亢平)、磺胺异噁唑、复方磺胺甲噁唑等。所以,选项B、C、D、E符合题意。选项A属于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E。

  • [多选题]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研究者应采取什么措施
  • 立即对受试者进行适当治疗

    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

    研究者在报告上签名并注明日期

  • 解析:在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应在获知消息后24小时内通过电话或传真向申办者报告;随后,申办者应按相关程序向研究者搜集该严重不良事件的详细资料;研究者应确保向申办者全面、详细地提供严重不良事件的有关情况;同时研究者有义务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严重不良事件。此外如发生严重的与试验用药品相关且以前未知的不良反应,研究者也应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0dw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营养(士)(代码:108)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