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B病毒
D
题目: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最常见病毒是
解析:EBV青春期发生原发性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原发性CMV也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不及EB病毒常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哪种情况会出现免疫组化检测假阳性结果
抗体交叉反应
解析:抗体交叉反应。组织切片质量不佳,如刀痕裂缝边缘的组织着色过深。出血和坏死:红细胞的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坏死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均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升高可持续
10~15天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增高的时间较短,而血清脂肪酶升高可持续10~15天。
[单选题]vWD的病因是
vWF缺陷
解析:vWD病是血管性血友病,其发病机制是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突变,导致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故答案为A。
[多选题]ADCC具有以下特点 ( )
M、NK、中性粒细胞在特异性抗体介导下杀伤靶细胞
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靶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单选题]乙状结肠病变部位标本的采集应采用
直视采集法
解析:外阴、阴道、阴道穹隆、宫颈、口腔、肛管、鼻腔、鼻咽部、眼结膜及皮肤等部位,可以直接用刮片刮取,因此乙状结肠病变部位标本的采集应采用直视采集法。
[单选题]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
溶血性贫血
解析:溶血性贫血是指那些红细胞呈病理性的破坏增加,而骨髓对贫血的刺激反应没有受到损坏的疾病,即是以红细胞的破坏和活跃的红细胞生成同时并存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0z7k6.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