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最早记载"九针"的著作是( )
  • 正确答案 :A
  • 《黄帝内经》


  • [单选题]石菖蒲、远志的共同作用是
  • 正确答案 :A
  • 开窍宁神

  •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 [单选题]茯苓与薏苡仁的共同功效是
  • 正确答案 :E
  • 利水渗湿,健脾

  • 解析:茯苓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2013   薏苡仁   性能: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2.脾虚泄泻。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泻。   3.湿痹拘挛。   4.肺痈,肠痈。2013   用法用量:煎服。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 [单选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以下何种治法
  • 正确答案 :A
  • 阴病治阳

  • 解析: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单选题]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 正确答案 :C
  • 交感合和


  • [单选题]耳穴的分布规律,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与头面五官相应的穴位在耳屏

  • 解析:与头面五官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 [单选题]肝气郁结证患者的闻诊特点多为
  • 正确答案 :E
  • 太息


  • [单选题]肾经的原穴是
  • 正确答案 :B
  • 太溪

  • 解析:太溪 输穴;原穴 定位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 操作 直刺0.5~0.8寸。阴谷 合穴 定位 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主治 ①癫狂;②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③膝股内侧痛。 操作 直刺1~1.5寸。

  • [单选题]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D
  • 汗出与否


  • [单选题]任、督脉腧穴主治病证相同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脏腑病


  • [单选题]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
  • 正确答案 :A
  • 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 [单选题]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鸡内金


  • [单选题]确定了349个腧穴的著作是( )
  • 正确答案 :C
  • 《针灸甲乙经》


  • [单选题]在胸部,距前正中线4寸循行的经脉是
  • 正确答案 :C
  • 足阳明胃经

  • 解析: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 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前正中线旁开四寸)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 [单选题]不与足少阴肾经相联系的脏腑是( )
  • 正确答案 :D

  • [单选题]下列经脉中,与阳维脉循行最为密切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足少阳胆经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r061g.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心电学技术(正高) 重症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核医学技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