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热原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热原致热活性中心是脂多糖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实喘与虚喘的鉴别要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呼吸频率


  • [单选题]糖浆剂含糖量(g/ml)最低应在
  • 正确答案 :A
  • 45%


  • [单选题]下列抗真菌药物中,当肾功能和肝功能出现障碍时不需要调整剂量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两性霉素B

  • 解析:两性霉素B不经肝脏代谢,在体内经肾缓慢排出,每日约有给药量的2%~5%以药物的活性形式排出,7日内自尿中约排出给药量的40%,停药后药物自尿中排泄至少持续7周。虽然有肾毒性,但肾功能障碍时无需调整剂量。几乎所有的唑类抗真菌药均有肝脏毒性,氟康唑当肌酐清除率低于25ml/min时,剂量要降至200mg/d。以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为代表的棘白菌素类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肝功能障碍时需调整药量,但肾功能障碍患者无需调整药量。

  • [单选题]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的抗生素为
  • 正确答案 :B
  • 庆大霉素


  • [多选题]以下有关"药历"的作用和意义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CDE
  • 是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

    是药师进行规范化药学服务的具体体现

    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重要措施

    是药师发现、分析、解决用药有关问题的技术资料


  • [多选题]下列有关增加液体制剂溶解度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CDE
  • 胶团增溶

    加助溶剂

    调溶液pH

    使用混合溶剂


  • [多选题]误服大剂量溴化物时可用
  • 正确答案 :ABCDE
  • 高渗盐水催吐

    生理盐水洗胃

    硫酸钠导泻

    口服氯化钠6~8g以加速溴离子的排泄

    呼吸抑制时应用中枢兴奋药


  • [单选题]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此种情志多为( )
  • 正确答案 :C
  • 过怒


  • [多选题]下述高分子材料可作为生物降解性的材料是( )
  • 正确答案 :BC
  • 壳聚糖

    聚乳酸


  • [单选题]下列胰岛素制剂的作用时间最长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精蛋白锌胰岛素

  • 解析:精蛋白锌胰岛素作用可维持24~36小时。

  • [多选题]强心苷增加心衰病人心排血量的作用是由于
  • 正确答案 :ABCD
  • 加强心肌收缩性

    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反射性地增加迷走神经活性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 [单选题]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进行的行为是
  • 正确答案 :E
  • 加强对药品销售人员的管理,并对其销售行为作出具体规定


  • [多选题]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
  • 正确答案 :ABDE
  • 抑木扶土

    益火补土

    培土制水

    滋水涵木


  • [多选题]"水"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 正确答案 :BCDE
  • 寒凉

    滋润

    向下

    静藏


  • [单选题]阿片类药物中毒时的救治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使用士的宁进行治疗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阿片类药物中毒时的救治措施”。发现阿片类药物中毒后首先明确进入途径,以便尽快排出毒物。①如系口服中毒,以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以硫酸镁溶液或硫酸钠溶液导泻,中毒较久的口服中毒患者,因为幽门痉挛可能有少量药物长时间滞留在胃内,仍应洗胃,禁用阿朴吗啡催吐。如系皮下注射过量吗啡中毒,迅速用止血带扎紧注射部分上方,局部冷敷。②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促进排泄,防止脱水,注意保温。③有呼吸抑制时,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积极有效吸氧,给予阿托品刺激呼吸中枢。应防止吸入性肺炎。④救治期间,禁用中枢兴奋剂(士的宁等),因其可与吗啡类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相加而诱发惊厥。也不可用阿朴吗啡催吐,以免加重中毒。⑤重度中毒患者可给予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慢性中毒治疗在2~3周之内逐渐撤药。根据第④点可知,选项E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ror56.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疾病控制(正高) 护理学(正高) 内科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