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药品有效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D

题目: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药品经营企业对第二类精神药品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为

解析: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一般成人一日维生素E摄取量应为
  • 5万~15万IU

  • 解析: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或产妊酚,属于酚类化合物,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具有抗氧化、促进蛋白质更新合成、调节血小板的黏附力和聚集的作用,成年人营养补充维生素每日参考用量:维生素A为1.5mg;维生素E为30mg。天然维生素E有多种,其结构上的差异仅在侧链R1、R2、和R3上,在食油、水果、蔬菜及粮食中均存在,于1988年人工合成成功,能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对机体的代谢有良好的影响,能使卵巢重量啬,促进其功能,促进卵泡的成熟,使黄体增大,并可抑制孕酮在全内的氧化,从而增加孕酮的作用。此外,维生素E对月经过多、外阴瘙痒、夜间性小腿痉挛、痔疮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近年来,维生素E又被广泛用于抗衰老方面,认为它可消除脂褐素在细胞中的沉积,改善细胞的正常功能,减慢组织细胞的衰老过程。

  • [单选题]茶碱的有效血浆浓度范围是( )
  • 5~20μg/ml

  • 解析:茶碱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属于支气管舒张药,口服易吸收,吸收后在肝脏被肝药酶代谢。有效血浆浓度为5~20μg/ml,>20μg/ml即可产生中毒反应。

  • [单选题]对于男性成人而言,下列红细胞沉降率检查值属于正常的是
  • 14mm/h

  • 解析:红细胞沉降率(1)<50岁:男性0~15mm/h,女性0~20mm/h。(2)>50岁:男性0~20mm/h,女性0~30mm/h。(3)>85岁:男性0~30mm/h,女性0~42mm/h。(4)儿童:0~10mm/h潘氏法:成人:男性0~10mm/h,女性0~12mm/h。

  • [多选题]药物的协同作用包括( )
  • 增敏作用

    增强作用

    相加作用

  • 解析:药物的协同作用包括增敏作用、增强作用、相加作用。

  •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可用于眼部抗感染的包括
  • 妥布霉素

    头孢他啶

    环丙沙星

  • 解析:妥布霉素适用于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吲哚阳性和阴性)、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及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G与耐甲氧西林菌株)所致的新生儿脓毒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及腹膜炎)、骨骼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烧伤)、急性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等。头孢他啶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肺脓肿、肺囊性纤维病变、感染性支气管扩张等。该品也可用于治疗囊肿纤维化病人合并假单孢菌属肺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尿道炎、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等。腹内感染,如胆囊炎、胆管炎、腹膜炎等。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严重烧伤或创伤感染。严重耳鼻喉感染,如中耳炎、恶性外耳炎、鼻窦炎等。、骨、关节感染,如骨炎、骨髓炎、脓毒性关节炎等。其它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手术前预防感染。环丙沙星的临床用途较诺氟沙星为广,除尿路感染、肠道感染、淋病等外,尚可用以治疗由流感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普罗菲登菌、摩根杆菌、绿脓杆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杆菌、葡萄球菌属(包括耐甲氧西林株)等引起的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肺炎、败血症等。

  • [多选题]对于血清碱性磷酸酶的临床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阻塞性黄疸,胆管梗阻,急、慢性黄疸性肝炎可引起碱性磷酸酶增高

    出现骨损伤、变形性骨炎等骨骼疾病时,碱性磷酸酶的水平会增高

    应用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物可使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

  • 解析:血清碱性磷酸酶的临床意义:①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时,由于胆汁排泄不畅,使ALP滞留血中而增高。急、慢性黄疸型肝炎或肝癌时也可使ALP升高。②骨骼系统疾病,如骨细胞瘤、骨折恢复期、骨转移癌等血清ALP增高。

  • [单选题]老年人的给药剂量更应强调个体化的机制主要是
  • 肝药酶活性的个体化差异影响大于年龄的增长

  •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老年人用药。老年人的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A);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B);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对肝素及华法林非常敏感(D);心血管系统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内环境稳定功能减弱(E);这些都与给药剂量调整有关。鉴于多数药物首先经肝代谢,更应给药剂量强调个体化的机制主要是老年人"肝药酶活性的个体化差异影响大于年龄的增长"(C)。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

  • [单选题]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为
  • 不能抑制HBV的增殖,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后的一项指标

  • 解析:抗HBc是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标志性抗体,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消失,可以和抗HBs同时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对应抗体,也非中和抗体,即不能抑制HBV的增殖,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后的一项指标,为急性感染早期的标志性抗体,常紧随HBsAg和HBeAg之后出现于血清中,主要包括IgM和IgG两型。抗HBc-IgM对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的判断均有较大的价值,因此,常以抗HBc-IgM作为急性HBV感染的指标。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v02o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中药士(代码:102) 中医执业医师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