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累及上皮全层

E

题目:子宫颈原位癌与不典型增生的鉴别主要在于原位癌

解析: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属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细胞呈现程度不等的异型性,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增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像增多,细胞极性紊乱 。病变由基底层逐渐向表层发展 。子宫颈原位癌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粘膜上皮全层,但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45岁。晚餐进食较多,餐后突然上腹刀割样疼痛迅速波及全腹,不敢直立行走,3小时后急诊求治。查体:痛苦面容,腹式呼吸消失,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 解析:阑尾炎穿孔和急性胰腺炎穿孔就症状而言有一个腹痛由轻到重的过程,腹膜炎体征没有胃肠道穿孔明显 .急性肠梗阻穿孔应有肠梗阻病史,且多有胃肠型或蠕动波 .胆囊穿孔为化学性穿孔,也为迅速波及全腹,但有反复发作的胆绞痛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常有溃疡病史,表现为突然上腹刀割样疼痛,迅速波及全腹 .腹膜炎体征较明显,可出现板状腹,腹式呼吸消失,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所以选C。

  • [单选题]患儿男.2个月,顽固性便秘和腹胀伴呕吐,营养不良,首先考虑
  • 先天性巨结肠

  • 解析: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烧心和反流;胃扭转有骤发的上腹部急痛,疼痛剧烈,并伴有呕吐;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常见到胃蠕动波、扪及幽门肿块和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多见胎便排出延迟和顽固性便秘腹胀,可出现喷射性呕吐;幽门痉挛时,多在出生后即出现间歇性不规则呕吐,非喷射性,偶见胃蠕动波,但右上腹不会扪及肿块。根据典型症状可判断出1题选D,2题选C。

  • [单选题]下列哪项骨盆径线数值不正常
  • 对角径10cm

  • 解析:真结合径即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自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之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1cm,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为对角径,正常值为12.5~13cm,坐骨结节间径或出口横径是两坐骨结节间的距离,为出口平面横径,平均值约为9cm,出口后矢状径为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8.5cm,坐骨棘间径为中骨盆平面横径,是两侧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0cm。

  • [单选题]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 辐射

  • 解析:机体的散热方式包括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可通过这四种方式进行散热,但以辐射散热为主。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则仅通过蒸发散热来散发体热。①辐射散热:是指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热方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和有效的散热面积。②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多少取决于皮肤温度与接触物体之间的温度差、接触面积,以及与皮肤接触的物体的导热性能。③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和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风速。④蒸发散热:包括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不感蒸发是指体液的水分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气化的形式。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机体的散热方式有四中,同学们应该学会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这些条件适合哪些散热,本题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没有明显的接触环境,没有描述风速,没有明显的蒸发散热,所以A正确。

  • [单选题]心电图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最可能的诊断是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本题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PR间期在相继的心动周期中逐渐延长,最后发生QRS波脱漏,即P波出现后,未能下传心室。如此周而复始,表现为数个P波,有一个P波未能下传心室,可能形成3:2或5:4传导,显然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固定,不会逐渐延长。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v7z0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麻醉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全科)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主管护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