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多发性骨髓瘤

D

题目:患者男性,52岁。主诉“腰背痛4月余,加重伴发热1月余”。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疼痛,牵涉至胸部,未做特殊处理,无缓解。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乏力。查体:T37.6℃、P95次/分、R22次/分。胸骨、锁骨及椎骨压痛,余无特殊。免疫球蛋白检查:IgG36.7g/L,IgA1.9g/L,IgM1.2g/L,蛋白电泳:M蛋白阳性。

解析:1.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异常浆细胞增生,并广泛浸润骨骼和软组织,同时分泌M蛋白。本题患者出现骨骼疼痛、发热症状,IgG显著增高,M蛋白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2.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诊断依据为:①M蛋白;②溶骨性损害;③骨髓涂片上骨髓瘤细胞至少超过15%,形态异常。免疫固定电泳可对M蛋白进行定性和分型。 3.本周蛋白在pH5.0的条件下,加热至50~60℃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后重新溶解,故又将其称为凝溶蛋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Percoll分层液法常用来分离
  •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 解析:Percoll混悬液的硅胶颗粒大小不一,经过高速离心后,可形成一个连续密度梯度,将比重不同的细胞分离纯化。该法主要用于纯化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 [单选题]检测IgM抗体最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类型是
  • 捕获法

  • 解析:测定IgM抗体多用捕获法,先将针对IgM的第二抗体(如羊抗人IgMμ链抗体)包被于固相载体形成固相抗体,加入待测标本时,其中IgM类抗体(特异和非特异的)即可被固相抗体捕获,再加入特异性抗原,其与固相上捕获的IgM抗体结合后,加入酶标记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形成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加底物显色后,即可对待测标本中IgM是否存在及含量进行测定。

  • [单选题]有关副溶血性弧菌错误的是
  • 在TCBS平板上菌落为黄色

  • 解析:副溶血弧菌在TCBS琼脂上不发酵蔗糖,菌落绿色。

  •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 )
  • 甘氨胆酸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v9j3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临床专业知识 中西医结合执业 执业药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