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大肠埃希菌肠炎

B

题目:女婴,10个月。腹泻3天,加重2天。暗红色水样便每日10余次,量多,腥臭,伴高热、呕吐、少尿。查体:精神萎靡,呈嗜睡状,前卤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心音较低钝,腹胀,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粪镜检有大量脓血细胞,血钠135mmol/L,血钾3.5mmol/L。

解析:"粪镜检有大量脓血细胞"提示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因,"暗红色水样便每日10余次,量多,腥臭"提示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可能,轮状病毒肠炎表现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无臭味,金葡菌肠炎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粘液,细菌性痢疾一般表现为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前卤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提示重度脱水,血钠135mmol/L提示等渗性脱水,补液总量=补充生理需要量+补充累计损失量+补充继续丢失量,生理需要量按照4/2/1法计算,一般12个月的小儿约10kg,该患儿只有10月,故生理需要量为48ml/kg,重度脱水累计损失量补液量约为100-120ml/kg,继续丢失量参考实际损失量,综合起来,A项正确,一般等渗性补液选用1/2张含钠液,腹泻病患儿避免使用止泻剂,如洛哌丁醇,因为他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增加细菌的繁殖和毒素的吸收。这个知识点必须掌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80岁。右腹股沟斜疝6小时来诊,既往有可复性腹股沟肿物史30年,检查:右侧腹股沟至阴囊10cm×6cm,嵌顿疝,皮肤无红肿,首选
  • 试行手法复位

  • 解析: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可先试行手法复位。

  • [单选题]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指以下哪种
  • 苯丙胺

  • 解析:苯丙胺(Amphetamine)是一种中枢兴奋药(苯乙胺类中枢兴奋药)及抗抑郁症药。因静脉注射具有成瘾性,而被列为毒品(苯丙胺类兴奋剂),所以选E。

  • [单选题]下列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叙述,错误的有
  • 受累关节以踝、肘关节最为常见

  • 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全身结缔组织疾病的局部表现,病因不清,可能由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慢性关节炎,近侧指间关节常见,其次为手、腕、膝、肘、踝、肩、髋。

  • [单选题]男,36岁。右侧腹股沟区发现可复性肿块3年。6小时前患者发现肿块突然增大、剧烈疼痛。查体:右侧腹股沟区有6cm×5cm椭圆形肿块,触痛明显,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首选的有效治疗是
  • 急诊手术

  • 解析:青年男性发生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应首先考虑为腹股沟斜疝的诊断,肿块突然肿大,疼痛剧烈,触痛明显,提示斜疝发生嵌顿,为避免疝内容物缺血坏死,进一步发展为腹膜炎,应急诊手术治疗,故选D。

  • [单选题]下列属于反式作用因子的是
  • 转录因子

  • 解析:反式作用因子主要有miRNA,转录因子等,

  • [单选题]电击伤致心搏骤停患者,经初级复苏后转入病房,应首先检查
  • 循环功能

  • 解析:电击伤出现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复苏后即使自主循环恢复,也常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从心脏的前、后负荷及心功能三方面进行评估和治疗,因此,自主循环恢复后,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全面的评价患者的循环功能。

  • [单选题]男,32岁。发热、下腹痛、腹泻1个月。体温最高38.1℃,大便3次/日,黄稀便,无脓血。查体:T37.5℃,P9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腹部B超示右下腹部肠壁增厚。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结肠镜

  • 解析:患者青年男性,腹痛腹泻发热一月,无脓血便,超声检查可见右下腹肠管壁增厚,考虑为肠道感染性肠病或炎性肠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结肠镜。   【避错】肠镜检查对于肠管病变有确诊价值,通过直视下反复观察结肠的肉眼变化及组织学改变,既能了解炎症的性质和动态变化,又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能在镜下准确地采集病变组织和分泌物以明确诊断。

  • [单选题]女,68岁,高血压病史20年,发现尿蛋白3年,尿比重1.010,红细胞0-1/HP,尿蛋白0.45g/d,尿蛋白分析β2-MC,al-MC升高,该患者尿蛋白属于
  • 肾小管性

  • 解析:患者尿比重比较低,合并蛋白尿、尿蛋白分析β2-MG,al-MG升高,考虑肾小管性尿。

  • [单选题]初产妇,26岁,孕40周。临产后宫缩强,宫口开大9cm时自然破膜,破膜后突然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羊水栓塞

  • 解析:羊水栓塞起病急骤来势凶,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尤其胎儿娩出前后的短时间内其临床经过分为三个阶段①呼吸循环衰竭和休克,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刚破膜不久,产妇突感寒战出现呛咳、气急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抽搐昏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②DIC引起出血③急性肾衰竭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v9v3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公卫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