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第三代头孢菌素
E
题目:
男,33岁。急性腹膜炎术后7天。发热,为弛张热,伴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右上腹、肋下持续性钝痛,深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重。腹部B超及CT示肝右叶上方、膈肌下见6cm×4cm液气平面,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
解析:肝右叶上、肝右叶下位置靠前及膈左下靠前的脓肿选择切开引流术。切开脓腔,用手指探查脓腔,分开间隔,吸净脓液,置入多孔引流管或双套管引流管,并用负压吸引,可防止脓液流入腹腔再次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患者感染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青霉素及克林霉素对革兰阳性杆菌效果更佳。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二代头孢菌素更为优越,为目前临床最常用药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42岁。发热3天,咳脓臭痰1天。胸部X线片示右下叶空洞痰,其内有液平。治疗首选的是
左氧氟沙星
解析:根据发热、咳脓臭痰为特征,胸部X线片示右下叶空洞痰,其内有液平满足急性肺脓肿的诊断标准,急性肺脓肿的感染常为混合感染,包括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阳性、阴性球菌与杆菌。使用氟喹诺酮类最合适。
[单选题]女,43岁。干咳2个月,喘息2周。查体:T36.5℃。端坐位,颈静脉怒张,右胸前部可见静脉扩张,右上肺可闻及哮鸣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支气管肺癌
解析:此题是关于肺癌诊断的临床思维题,考查考生对肺癌临床表现的理解应用。患者为中年女性,主诉为干咳2个月、喘息2周,结合阳性体征,提供的5个选项都有可能。通过排除法,首先可以排除的是A(肺结核)选项,因为患者无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其次是选项C(支气管哮喘),因为哮喘急性发作时,体征多为双肺哮鸣音或重症时听不到哮鸣音而仅有呼吸困难。因患者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需要鉴别选项D(肺血栓栓塞症)、选项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于选项E,患者病史中仅为干咳,且病程短,不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可以基本排除;对于选项D,患者虽有肺动脉高压表现,但通常不会出现上腔静脉阻塞征的体征,因此也可排除。对于选项B(支气管肺癌),患者具有肺癌肺外胸内扩展"上腔静脉阻塞症"的临床表现,并有右上肺局限性哮鸣音体征,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单选题]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
硬膜下积液
解析:化脑的最常见并发症为硬脑膜下积液,约30%~60%并发,若加上无症状的患者,其发病率可达80%。
[单选题]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的变化是
去大脑僵直
解析: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称为去大脑动物,去大脑动物在肌紧张活动方面表现出亢进现象,如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单选题]患儿男,3岁。出生时接种过卡介苗,此次因肺炎入院。用1:2000稀释液0.1mlPPD做皮内注射,72小时后硬结直径20mm,红晕直径30mm,持续7天后仍留有色素。其最大可能是
活动性结核病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如何区分结核自然感染和卡介苗接种后反应。自然感染特点:反应较强,对5U PPD试验有反应,红色硬结节直径≥15mm;局部反应,结节质地较硬、颜色深红、边缘清楚、甚至起疱,硬结消退后遗有色素沉着和脱屑;一般7~10天才逐渐消退;且阳性反应持续时间较长,短期内无减弱倾向,甚至永久阳性。卡介苗接种后反应:对PPD试验有反应,红色硬结节直径多在10mm左右;硬结质软、色淡红、边缘不清楚、无起疱或脱屑,也无色素沉着;一般3~5天即可消退;阳性反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本病例PPD试验结果符合自然感染的特点,因此以患活动性肺结核可能性大。
[单选题]母乳与牛乳相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因为母乳中
含白蛋白多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A、B、D、E均是牛乳的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mvl7j6.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