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为了增强六神曲的醒脾和胃作用,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
  • 正确答案 :C
  • 麦麸炒

  • 解析:六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有健脾和胃,消食调中作用。生品长于健脾开胃,兼有发散作用。多用于感冒食滞等。麸炒品长于醒脾和胃。多用于脾困纳呆,饮食积滞,肠鸣泄泻等。焦品长于消食化积,多用于食积泄泻等。

  • [单选题]药材绵马贯众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
  • 正确答案 :B
  • 5~13个,环状排列

  • 解析:药材绵马贯众呈长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有的纵剖为两半,长7~20cm,直径4~8c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形,长3~5cm,直径0.5~1.0cm;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故本题应选B。

  • [单选题]卵圆形,具不明显的三钝棱,外表深棕色,有网状突起的纹理及密生短钝软刺的药材是( )。
  • 正确答案 :D
  • 砂仁

  • 解析:砂仁的性状特征之一:卵圆形,具不明显的三钝棱,外表深棕色,有网状突起的纹理及密生短钝软刺。

  • [单选题]负责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制定相关政策的部门是
  • 正确答案 :C
  •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单选题]《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
  • 正确答案 :A
  • 陶弘景

  • 解析: 从中药鉴定学的角度看,开始有文字记载药物形的本草著作是梁代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故A正确。

  • [单选题]烂喉痧见壮热,烦渴,咽喉肿痛糜烂,甚则气道不通,肌肤丹痧紫赤密布,红晕融合成片,舌绛干燥起芒刺,状如杨梅,其治法为
  • 正确答案 :E
  • 气血两清,解毒救阴

  • 解析:毒燔气营(血) 病机: 烂喉痧邪毒化火,燔灼气营(血)。 证候表现: 壮热,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糜烂,甚则气道不通,肌肤丹痧紫赤密布,红晕融合成片,舌绛干燥起芒刺,状如杨梅,脉细数。 治法: 气营(血) 两清,解毒救阴。

  • [单选题]猪苓抗肿瘤的主要成分是
  • 正确答案 :B
  • 猪苓多糖

  • 解析:猪苓抗肿瘤的主要成分是猪苓多糖。故答案B符合题意。

  • [单选题]川芎茶调散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薄荷叶


  • [单选题]下列关于"药学服务"理念,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药学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单选题]苍术麸炒后燥性缓和是由于除去了过量的( )。
  • 正确答案 :A
  • 挥发油

  • 解析:苍术含挥发油较多,具有刺激性,用麸炒等方法炮制,可使挥发油减少,即中医所指的"燥性"降低。

  • [单选题]《黄帝内经》记录的"燔发"这个炮制品种指的中药是
  • 正确答案 :E
  • 血余炭

  • 解析:血余炭,中药名,又称燔发。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本品呈不规则块状,乌黑光亮,有多数细孔。体轻,质脆。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故此题应选E。

  • [单选题]"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大便不通,小承气汤主之,其脉象应是
  • 正确答案 :C
  • 脉滑而疾


  • [多选题]属于桂枝汤的适用证是( )
  • 正确答案 :ABDE
  • 营卫不和自汗者

    太阳中风

    峻汗后不差者

    外证未解,脉浮弱者


  • [单选题]米炒斑蝥时,每100公斤斑蝥用米( )。
  • 正确答案 :D
  • 20公斤

  • 解析:米炒斑蝥时,每100kg斑蝥,用米20kg。

  • [单选题]六一散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A
  • 清暑利湿

  • 解析: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方论》   【组成】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用法】包煎,或温开水调下。   【功用】清暑利湿。

  • [多选题]属于其他制法的是
  • 正确答案 :BCE
  • 发酵

    制霜

    药拌

  • 解析: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参照前人的记载,根据现代实际炮制经验,炮制方法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修治;二、水制;三、火制;四、水火共制;五、其他制法。其他制法包括:1.制霜;2.发酵;3.发芽;4.精制;5.药拌。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38o1r.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眼科(正高) 口腔正畸学(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医学检验(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