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情况应行全腮腺切除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均是

  • 解析:位于腮腺深叶的癌和位于腮腺浅叶的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分化差的腺癌、恶性混合瘤、鳞癌、未分化癌及腺样囊性癌,均应行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应选E。

  • [单选题]关于腮腺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原则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腺样囊性癌已出现肺转移者,原发灶切除术已无意义

  • 解析:腺样囊性癌肺转移后仍可生存较长时间,在已出现肺转移时仍可行原发灶切除术。位于腮腺深叶的癌和位于腮腺浅叶的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分化差的腺癌、恶性混合瘤、鳞癌、未分化癌及腺样囊性癌,均应行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位于腮腺浅叶的、较小的而且无外侵的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及腺泡细胞癌,可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如果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应将肿瘤侵犯的或直接与肿瘤贴近的组织切除。腺样囊性癌局部浸润范围广,局部复发率高,对受侵的神经要切到切缘阴性为止。A项说法错误。

  • [单选题]ER+,PR+晚期软组织转移性乳腺癌,他莫西芬治疗有效率为
  • 正确答案 :D
  • 60%~70%


  • [单选题]关于淋巴瘤照射野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霍奇金病扩大野照射是指包括所有肿瘤病灶并适当扩大照射野

  • 解析:包括全淋巴结照射和次全淋巴结照射。

  • [单选题]肾癌的高发年龄是
  • 正确答案 :C
  • 50~60岁

  • 解析:肾癌高发年龄为50~60岁。男∶女为2∶1。血尿、肿块、疼痛为三大常见症状。

  • [单选题]食管癌出现背痛时常表示
  • 正确答案 :C
  • 已有背侧胸壁或脊柱浸润

  • 解析:食管癌出现背痛时常表示已有背侧胸壁或脊柱浸润。

  • [单选题]由于贝伐单抗有影响伤口愈合的潜在危险,手术后进行贝伐单抗治疗至少间隔
  • 正确答案 :D
  • 4周


  • [单选题]中央型肺癌的X线表现,以下哪一项叙述不正确
  • 正确答案 :E
  • 少见阻塞性肺炎征象

  • 解析: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局限性肺气肿均为中央型肺癌完全或部分阻塞支气管所引起的间接征象。

  • [单选题]近年来,国际上恶性淋巴瘤的发病趋势是
  • 正确答案 :B
  • 霍奇金病相对稳定,非霍奇金淋巴瘤逐渐上升

  • 解析:根据国际流行病学调查,霍奇金病相对稳定,非霍奇金淋巴瘤逐渐上升。

  • [单选题]Pancost瘤常伴有
  • 正确答案 :D
  • 颈交感神经综合征

  • 解析:1.Pancost肿瘤压迫或侵犯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组织,产生肩、背持续加重的剧烈疼痛,并扩展到上臂和前臂的尺侧。上肢静脉怒张水肿,上肢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手部肌肉萎缩,同侧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 2.症状以咳嗽、痰中带血和胸痛最常见

  • [单选题]女性,65岁,晚期乳腺癌终末期,广泛性骨转移,右第4肋骨病理性骨折,严重呼吸困难及右胸痛进行性加重,治疗首先考虑
  • 正确答案 :B
  • 止痛及呼吸镇静药


  • [单选题]确定霍奇金病诊断的依据是
  • 正确答案 :E
  • 病理学检查

  • 解析:确诊恶性淋巴瘤必须依靠病理诊断

  • [单选题]可信度最高的文献是
  • 正确答案 :B
  • 多中心随机研究

  • 解析:多中心试验可以避免单一研究机构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因此所得的结论可有较广泛的意义,可信度较大。

  • [单选题]恶性肿瘤异形性主要表现在
  • 正确答案 :C
  • 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 解析:恶性肿瘤异形性主要表现在肿瘤细胞的多形性、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及肿瘤细胞胞质的改变

  • [单选题]对于外耳道骨质有破坏的外耳道癌或中耳癌,最常用的手术术式是
  • 正确答案 :C
  • 乳突凿开术

  • 解析:乳突凿开术的适应证为外耳道骨质有破坏的外耳道癌或中耳癌,乳突凿开术配合放疗是治疗颞骨鳞癌的有效方法。

  • [单选题]眼睑基底细胞癌单纯放疗的治愈率可达到
  • 正确答案 :E
  • 90%以上

  • 解析:眼睑基底细胞癌是常见的眼睑部肿瘤,对放射治疗敏感,所以可首选单纯放疗,而且放疗可以避免手术易毁容的缺点。单纯放疗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放疗对患者眼球的影响较大,需要向患者强调此不良反应。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3l21w.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临床营养(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疼痛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肾内科学(副高) 内分泌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