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阿司匹林

A

题目:男,56岁,心房颤动患者,突然发生命名物困难。2周来共发生5次,每次持续2~15秒。查体示无神经系统异常。脑CT无异常。

解析: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常用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75~100mg,1次/日;双嘧达莫50~100mg,3次/日;氯毗格雷75mg,1次/日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麻疹的并发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急性肾炎


  • [单选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肿瘤治疗近期客观反应标准病灶稳定(SD)是指( )
  • 肿瘤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足25%


  • [单选题]对医疗机构内的甲类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医疗机构应采取的措施是
  • 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 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①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②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③对医疗机构内的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 [单选题]女,38岁。交通事故中右下肢受伤3小时。查体:右下肢缩短,右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右足背麻木,背屈无力。最可能的诊断是
  • 髋关节后脱位、坐骨神经损伤

  • 解析:髋关节后脱位时,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及短缩畸形。臀部可触及向后上突出移位的股骨头。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时,表现为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及外侧和足部全部感觉消失,膝关节的屈肌,小腿和足部全部肌瘫痪,足部出现神经营养性改变。

  • [单选题]下列疾病的预防以第一级预防为主要控制策略的是
  • 碘缺乏病

  • 解析: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者发病前期预防。是指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疾病“易感期”的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是积极预防疾病的根本措施。包括个体预防和社区预防。个体预防措施是针对个人实施的预防措施,如个体化健康教育,提倡自主健康和自我保健,按照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基本原则,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建立可行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如开展婚育咨询、妊娠和儿童营养咨询等。社区预防措施是针对社区人群实施的预防措施,如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媒体普及常见病预防常识,举行趣味健身比赛、长期供应碘盐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缺乏病),预防接种,高危人群预防服药,职业人群健康监护,卫生立法,改善社区环境卫生,禁止公共场所吸烟及乱扔垃圾。

  • [单选题]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 寒热是否并见

  • 解析:表证和里证的鉴别,主要是考查寒热症状,内脏证候是否突出,舌象脉象等变化。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者属里证,寒热往来者属半表半里证。

  • [单选题]引起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最常见的原因是
  • 胆管结石

  • 解析:在我国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肝内外胆管结石。

  • [单选题]关于外用中药的调敷法,不正确的是
  • 酒研紫金锭

  • 解析:调敷法是将外用散剂或锭剂,用适当的液体调成或研成糊状,敷于患处的一种常用的外治法。如用茶水调服如意金黄散,取茶叶解毒消肿之效;醋研紫金锭,取醋干燥止痛之功;黄酒或白酒调敷七厘散、九分散、五虎丹等,取酒活血通经疗伤止痛之效;花椒油调敷青蛤散,以取花椒燥湿止痒之功;也有用香油或蛋清调敷的,则取其有润肤的保护作用。

  • [单选题]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 )
  • 以上均是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627yw.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