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清过敏性休克
D
题目: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红外和远红外分光光度技术用于制作多种无创检测仪,下述中除外的是
血小板聚集仪
[单选题]关于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描述不正确的是
不同的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标志物各不相同
解析:一种肿瘤可分泌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不同的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相同的肿瘤标志物,故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组成包括
顶层、亲水层、粘附层、酶层、绝缘层、碳层、塑料支撑层等
[单选题]下列关于放射免疫测定法,正确的是
用抗细胞黏附分子抗体包被载体
[单选题]下列关于T细胞亚群的分离,说法错误的是
尼龙毛柱分离法是常用的分离方法
[单选题]补体是
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解析:补体不耐热,性质不稳定,由30多种成分组成。
[单选题]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所测定的特异光信号是
长寿命荧光
解析:时间分辨荧光分析采用荧光寿命长的镧系元素,待荧光寿命短的非特异本底荧光衰退后再测定长寿命阳性荧光信号,具有较高灵敏度。
[单选题]有鞭毛抗原的沙门菌变为无鞭毛抗原的沙门菌,这种变异称作( )
H-O变异
解析:S-R变异:自临床标本中初分离的菌落一般都是光滑型,经长期人工传代培养逐渐变成粗糙型菌落;H-O变异:是有鞭毛的细菌失去鞭毛的变异;V-W变异:指失去Vi抗原的变异;位相变异:将有双相抗原的沙门菌接种于琼脂平板,所得菌落有的是第Ⅰ相,有的是第Ⅱ相,若挑取任一菌落在培养基上多次移种后,则其后代又出现部分是第Ⅰ相,部分是第Ⅱ相的不同菌落,这种变异称为位相变异。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是I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该抗体不被含有Forssman抗原组织,如豚鼠肾、马肾所吸收。但可被牛红细胞吸收。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1:224。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6389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