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穿刺
D
题目:
男,50岁。20年前发现HBsAg阳性,肝功能多正常,未规律监测,未抗HBV治疗。2个月前新房装修、搬家,很累,1个月前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尿黄,症状逐日加重,近2周腹胀来诊。30年饮酒,每日饮60度白酒60ml,母亲、哥哥为乙肝。查体: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明显黄疸,肝掌、蜘蛛痣(+),腹饱满,脾肋下5cm,腹水征(+)。实验室检查:ALT 200U/L,TB11300μmol/L,PTA 23%.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6岁。左胫骨畸形骨髓炎抗生素治疗半年后,左小腿局部窦道形成。今日持续体温升高,血白细胞14×10’/L,原有窦道脓性分泌物流出,X线显示死骨形成。当前正确的处理是
摘除死骨、开放引流
解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药物的综合疗法,即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与手术处理。无明显死骨,症状只偶然发作,而局部无脓肿或窦道者,宜用药物治疗及热敷理疗,全身休息,一般一、二周后症状可消失,无需手术。如有死骨、窦道及空洞、异物等,则除药物治疗外,应手术根治。手术应在全身及局部情况好转,死骨分离,包壳已形成,有足够的新骨,可支持肢体重力时进行。手术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死骨、异物、窦道、感染肉芽组织、疤痕等,术后适当引流,才能完全治愈骨髓炎。正确答案为C项。
[单选题]肛周脓肿的穿刺液为
黄绿色稠厚液体,带有粪便样特殊臭味
解析:此题是概念分析题。肛周脓肿的常见致病菌多为多种病菌的混合感染,多为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因此所形成的脓液符合选项E的特征。
[单选题]与7次跨膜结构受体偶联的蛋白质是
异源三聚体结构的G蛋白
解析:7次跨膜结构受体即七跨膜受体,它是由一条肽链组成的糖蛋白,完整的肽链中有7次跨膜α-螺旋区段,在膜外侧结合配体、使受体变构后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此受体的胞内侧的第2和第3个环状结构能与膜蛋白G蛋白相结合,所以这种受体又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此G蛋白为异源三聚体G蛋白(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
蛋白激酶A(PKA)在AC-cAMP-PKA信息转导通路中是第二信使cAMP的靶分子,其可催化效应蛋白质(或酶)发生磷酸化修饰,将信号传至效应分子产生生物学效应。小G蛋白是一类低分子量单体G蛋白,它们在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亦具有开关作用。Ra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小G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TPK)能与单跨膜受体偶联,即酶偶联受体,是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第一个被激活的蛋白激酶。
[单选题]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
洛伐他汀
解析: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
[单选题]适用于烧伤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是
磺胺嘧啶银盐
解析:磺胺嘧啶银盐局部用于预防及治疗Ⅱ、Ⅲ度烧伤继发的创面感染。用于预防和控制创面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感染;尚有局部收敛作用,促使创面干燥、结痂愈合。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69ee9.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