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
D
题目:患者,男性,55岁。患者长期饮酒,日饮高度白酒一斤左右。8年前曾患乙型肝炎,经治疗后病情缓解。近一年来常于劳累后乏力,进食后饱胀,纳差。半年来上述症状逐渐加重,腹胀,大便不成形,每日2次,无黏液和脓血。近3天来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夜间眠差,来回走动,烦躁不安,无故骂人,拒绝饮食,白天表现迟钝,少言,大小便解在身上,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将其送住医院。
解析:氨基苷类为抗生素,可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的细菌,减少氨的产生,因此对肝性脑病有一定帮助。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首先取消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诊断,规定出现此类发作即改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是
DSM-Ⅳ
解析:只有一次或多次躁狂发作在DSM-Ⅳ也诊断为双相障碍。
[多选题]关于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是预防精神障碍最主动、最积极的措施
主要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精神疾病
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所致的精神障碍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
开展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理论研究是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
解析: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是通过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属于最主动、最积极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对公众开展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加强遗传咨询、对一些易患精神障碍的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多选题]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包括
心悸
胸部压迫感
喉部堵塞感
头昏
麻木,皮肤刺痛感
解析:躯体症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亦称为急性焦虑发作。患者突然发生强烈不适,可有胸闷、气透不过来的感觉、心悸、出汗、胃不适、颤抖、手足发麻、濒死感、要发疯感或失去控制感,每次发作约一刻钟左右。发作可无明显原因或无特殊情境。还有一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境如拥挤人群、商店、公共车辆中发作。它是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发作,伴频死感或惊慌感,以及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为特点,ABCDE都符合。
[单选题]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冯特
解析:①巴甫洛夫(:PavlovIvanPetroy-ich,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②华生(JohnB Watson,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他的行为主义又被称作"S-R"心理学,即刺激一反应心理学。他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客观的观察方法,使心理学在方法上日趋精进。他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之久。③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④弗洛伊德(Frend Sigmun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通过自由联想、析梦等方法对潜意识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梦的解析》是其重要著作之一。⑤威廉?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性人物。他被普遍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创建人。他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走向真正独立的道路。
[单选题]关于表演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哪项不对
过分疑虑及谨慎
解析:表演型人格障碍以过分的感情用事、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过分的谨小慎微、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过分疑虑及谨慎是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格特点。
[单选题]有关惊恐障碍的表现,正确的是
急性出现的不可预测的强烈恐惧感
解析:急性出现的不可预测的强烈恐惧感是惊恐障碍的典型表现。
[单选题]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流行病学以下哪项错误 ( )
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高达30%以上
解析: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高19.30%以上.
[单选题]现代医学中,医患关系的基础原则不包括
无需考虑保护隐私
解析:现代医学中,医患关系的基础原则包括:平等、避免利益冲突、不伤害及理性。需要保护隐私。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6mm1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