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电解质液
C
题目:烧伤早期抗休克应先补充(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性,38岁。地震发生后左下肢受挤压6小时被救出。在现场对该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只要伤肢出现明显肿胀,剧烈疼痛,功能障碍,应立即现场切开减压
[多选题]烧伤创面处理的目的是 ( )
减少或避免瘢痕形成
防止感染
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封闭创面
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减轻损害及疼痛
[多选题]血栓前状态的筛查指标有
APTT、PT缩短
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
GMPl40过度表达
[单选题]浅Ⅲ度烧伤创面削痂合适的平面是 ( )
呈现明亮光泽的脂肪组织和健康的血管网
[单选题]关于功能残气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超过40%提示肺气肿
[单选题]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是( )
君药
[单选题]女性,22岁。地震时双下肢被倒塌的砖墙砸伤致股骨干及胫腓骨多发性骨折。送往医院后及时施行了骨折外固定、内固定手术。术后第2天患者突然高热,体温达40℃,脉搏120次/分,伴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皮肤出血点。X线胸片显示双肺呈"暴风雪"样改变。根据患者情况,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FES
解析: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FES)是严重创伤性休克、广泛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多发性骨折后,骨髓腔内与其他组织的脂肪滴进入血液循环栓塞于肺、脑、皮肤等器官而引起的以呼吸窘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主要诊断标准是:①皮肤出血点;②呼吸系统症状,肺部X线片显示具有特征性的"暴风雪"样改变;③排除颅脑外伤引起的症状。次要标准是:①动脉血氧<60mmHg;②排除体内有出血灶,Hb <100g/L或12小时内下降40~50g/L。参考标准是:①脉搏达100~120次/分;②发热38℃以上;③血小板减少;④尿脂肪滴阳性;⑤血沉增快,>70mm/h;⑥血清脂肪酶升高(3~7天内检查有意义);⑦血中游离脂肪阳性。
[单选题]男,42岁。节律性中上腹痛13年。每于餐后半小时发作,下次进餐前缓解;服抑酸药症状可缓解。近3个月疼痛规律消失,服抑酸药无效,且食欲减退,为明确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
胃镜检查加胃黏膜组织活检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75ng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