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十二指肠溃疡
B
题目:男性,26岁。节律性中上腹痛2年余。每次饥饿时加重,进餐后缓解,夜间常痛醒,昨日大便发黑就诊。体检:血压、脉率正常,中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包块。隐血(+++)。
解析:2.急诊内镜检查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显著提高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断率。在出血后24~48小时进行。
3.每日出血量大于5~10ml,隐血阳性,50~100ml,可以出现黑粪,250~300ml可以引起呕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属于气虚、阳虚和血虚共同特点的是( )
舌淡苔白
[多选题]肠结核的治疗主要药物包括( )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链霉素
解析:目前为使患者早日康复,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多采用短程化疗,疗程为6~9个月。一般用异烟肼与利福平两种杀菌药联合。在治疗开始1~2周即有症状改善,食欲增加,体温与粪便性状趋于正常。对严重肠结核,或伴有严重肠外结核者宜加链霉素或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联合使用,疗程同前。
[多选题]关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正确的是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者应予根治
避免刺激性饮食
对症处理
解析:1.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应予根治。2、饮食治疗 原则与溃疡病相似,多次少餐,软食为主,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3.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一般主张无症状者无需进行治疗。若有症状可对症处。
[多选题]可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的药物有
鸟氨酸-α-酮戊二酸
精氨酸
L-鸟氨酸-L-门冬氨酸
苯甲酸钠
谷氨酸
解析:)降低血氨:①对轻型慢性肝性脑病可用谷氨酸钠(每支5.75g/20ml,含钠34mmol)3支加谷氨酸钾(每支6.3g/20ml,含钾34mmol)1支于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2/d。苯甲酸鈉有腹水或脑水肿者宜少用,对血钾偏高、肾功能不良、少尿或无尿者,宜慎用或忌用钾盐。②精氨酸15~20g/d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肾功能衰竭时不用。③γ-氨酪酸,鸟氨酸适用于抽搐、躁动等昏迷前患者,已昏迷者不用。一般用2~4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滴速不宜过快,并应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若有胸闷、气促、头昏、恶心等症状时,立即停用,慎防呼吸抑制。全选。
[多选题]食管钡餐检查可诊断下列哪些疾病( )
食管癌
食管裂孔疝
食管溃疡
解析:食管钡餐检查可诊断食管癌、食管裂孔疝、食管溃疡等。故选:ABD。
[多选题]分布于上肢前部的经脉有( )
肺经
大肠经
[多选题]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是
门脉高压症
肝淋巴液回流障碍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解析:(1) 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障碍,使白蛋白的合成显著减少,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门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脉血管内渗至腹腔内而形成腹水。一般认为血浆白蛋白<30g/L为一临界数值,白蛋白<30g/L时常发生腹水。(2) 门脉压力增高:现已明确,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内血管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使门脉系统内的流体更易渗入腹腔内。(3) 淋巴漏出增加:肝硬化时的再生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致使淋巴漏出增加,某些淋巴液无疑会进入腹腔而引起腹水。于手术中可见淋巴液从肝门淋巴丛以及肝包膜下淋巴管漏出,并发现胸导管明显增粗,有时可相当于锁骨下静脉口径。另外,有人发现淋巴管的外引流可使肝脏缩小、腹水减少、脾内压力降低及曲张静脉出血停止。因此,有人指出腹水的形成与淋巴液产生过度与引流不足有关。故ABC正确。
[多选题]便秘的病因有( )
外感寒热之邪
内伤饮食情志
病后体虚
阴阳亏虚
气血不足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特点为( )
发热缓慢
病程较长
不恶寒或怯冷得衣则解
发热时发时止或发有定时
时伴有自汗或盗汗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7v1lk.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