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慢性浅表性胃炎

A

题目:患者,女,36岁。4年来上腹部隐痛伴嗳气、反酸,进食后加重。时有恶心、呕吐。服用制酸剂后症状缓解。查体:上腹部压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其性炎上的邪气是( )
  • 火邪


  • [多选题]表明胰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为恶性的是
  • 出现局部和血管的侵袭

    肝多发性占位

  • 解析:位于胰腺的血管活性肠肽瘤中,80%系单发肿瘤,20%为多中心性肿瘤。75%分布在胰体、尾部,25%分布在胰头。有50%的胰源性VIPoma为恶性肿瘤,其中半数病人在作出诊断时已转移至肝脏或周围淋巴结中,也有的可转移至肺、胃或纵隔。大多数神经源性VIPoma为良性,恶性者仅占10%。胰岛细胞增生也是VIPoma综合征的原因之一,此时并无肿瘤存在。故BC正确。

  • [多选题]需用巧克力血平板培养的细菌有
  •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流感嗜血杆菌


  • [多选题]下列脉象主病与痰饮有关是( )
  • 滑脉

    结脉

    弦脉

    促脉


  • [多选题]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 )
  • 调畅气机

    助脾运化

    条达情志

    调节生殖功能


  • [单选题]湿热浸淫证湿疮的主要证候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 发病较缓


  • [多选题]下列有关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的论述,正确的是( )
  • 对乙酰氨基酚是具有直接肝毒性的药物,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越容易导致严重肝损伤

    特异质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药物、宿主及环境因素均相关,也可能有三种因素的协同作用

    特异质性肝损伤多由药物代谢相关的酶缺乏或活性低下,或个体免疫应答异常所致

    氧化应激是药物性肝细胞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 解析:通过直接途径引起肝损害的常见典型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四氯化碳、异烟肼等,部分药物自身并不具有抗原性,但某些个体,由于代谢异常,药物的代谢产物与细胞蛋白结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后者甚至可成为机体的自身抗体,如异烟肼的抗体同时为抗线粒体M6亚组份抗体,引发免疫应答、或激发细胞免疫,释放淋巴因子,最终导致免疫性肝细胞破坏。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所诱导的DILI与用药剂量和疗程无相关性,此种肝脏损伤仅发生在个别或少数人身上,对大多数人是安全的。故选:ACDE。

  • [单选题]患者咳嗽咽痒,痰中带血,血色鲜红,咽干鼻燥,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为( )
  • 燥热犯肺


  • [多选题]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 肝性脑病

    自发性腹膜炎

    上消化道出血

    肝肾综合征

    原发性肝癌

  • 解析:(1)上消化道出血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如由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出血常突然发生且出血量较大,常引起休克、肝昏迷,病死率约30-70%;部分患者出血是由于门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有糜烂或溃疡引起出血),急诊胃镜可明确出血病因。(2)感染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常并发感染,如肺炎、胆道感染、大肠杆菌败血症和自发性腹膜炎等。自发性腹膜炎,多为G-杆菌引起。一般起病较急,表现为腹痛、腹水增长迅速,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起病缓慢者可有低热、腹胀或腹水持续不减。查体发现轻重不等的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征。(3)肝性脑病为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最常见的病死原因。 (4)肝肾综合征又称功能性肾衰竭。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5)原发性肝癌相当多的原发性肝癌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当肝硬化患者在短期内出现肝脏进行性增大、持续性肝区疼痛、肝脏发现肿块、腹水转变为血性等,特别是甲胎蛋白增高,应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6)水电解质酸碱紊乱(7)肝肺综合症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7v1r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结核病(正高) 病理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口腔学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