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有
  • 正确答案 :C
  • 艾滋病

  • 解析:A、E属于甲类传染病,B、D属于丙类传染病。根据新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艾滋病调整为属于乙类传染病。

  • [单选题]医疗事故按以下标准分级
  • 正确答案 :B
  •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


  • [多选题]休克的特殊监测指标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
  • 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中心静脉压

    心排出量

    肺毛细血管楔压

  • 解析:静脉压反映血压变化以及血容量的变化;肺动脉楔压是估计血容量和监护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心排出量可用仪器监测,反映血压情况:肺毛细血管楔压能反映呼吸功能障碍。

  • [多选题]海水淹溺时.其水、电解质紊乱是( )
  • 正确答案 :ACDE
  • 严重低血容量

    血钠增高

    镁浓度增加

    血浆蛋白减少


  • [多选题]造成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因素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E
  • 结扎疝囊不够高位

    用可吸收线做修补腹股沟管的缝合

    术后发生血肿、切口感染

    慢性便秘

    慢性咳嗽

  • 解析: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因素包括局部手术缝合欠佳、愈合不良、术后腹压增加(慢性咳嗽、慢性便秘等)。

  • [单选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发生全身抽搐,肌张力增高,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苯巴比妥钠


  • [单选题]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
  • 正确答案 :A
  • 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核学生对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B","病人、污染物和外界环境"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因为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才叫传染。应复习传染的概念;②选答"D","微生物媒介与宿主"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③选答"E","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是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并不是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要点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是变化的条件,人体是变化的根据,病原体要通过人体起作用,至于环境因素,不仅可以改变病原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引起它们遗传性质的改变,使之丧失或获得新的对人体的致病能力,因此构成传染过程的必须具备因素是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8592w.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护理学(中级)[代码:368] 内科护理(中级)[代码:369] 外科护理(中级)[代码:370] 妇产科护理(中级)[代码:371] 儿科护理(中级)[代码:372] 社区护理(中级)[代码:373] 中医护理(中级)[代码:374]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