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脾、淋巴结肿大 病因去除后造血可恢复正常 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红细胞及幼稚中性粒细胞 常见于造血需要增加时

BCDE

题目:骨髓外造血具有的特点是

解析:BCDE。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3500g的足月儿,顺产,发生硬膜下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 产钳助产


  • [单选题]如果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应当属于
  • 渗出性结核性腹膜炎


  • [单选题]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剖宫产

  • 解析:剖宫产与湿肺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足月小样儿由于有宫内缺氧,易并发胎粪吸入性肺炎,继发肺透明膜病。

  • [单选题]结节性硬化症重要体征
  • 面部血管纤维瘤


  • [多选题]下列哪些项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理生理有关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表面张力增加,呼气时肺泡萎陷

    气体交换减少,产生缺氧、酸中毒和肺血管痉挛使青紫加重

    肺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和肺泡壁渗透性增高,液体外漏

    血浆纤维蛋白渗入肺泡,形成嗜伊红透明膜,更阻碍了换气

  • 解析:BCDE。由于PS不足或缺乏,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萎陷,通气量减少,导致 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通气/血流值降低,引起缺氧,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缺氧及混合性酸中毒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漏出,肺间质水肿和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内表面形成嗜伊红透明膜,气体弥散障碍,加重缺氧和酸中毒,抑制PS合成,形成恶性循环。

  • [单选题]该患儿手术时机选择
  • 紧急手术


  • [单选题]小儿腹泻合并酸中毒时,早期诊断最可靠的依据是
  • 血气分析

  • 解析:血气分析不仅可以判断有无酸碱失衡,还可以区别是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失衡及有无代偿。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8o7r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妇产科护理(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康复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官方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