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
  • 正确答案 :D
  • 促红细胞生成素


  • [单选题]对病原微生物或肿瘤细胞无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 正确答案 :C
  • 嗜碱粒细胞

  • 解析:NK细胞、致敏Tc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具有特异和非特异的杀伤病原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功能,而嗜碱粒细胞不具有上述功能,主要参与Ⅰ型超敏反应。

  • [单选题]关于补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补体性质稳定,不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 解析: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且大多数属于β球蛋白,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为C3,含量最少的补体成分为C2。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在0~10℃活性只保持3~4天,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加热56℃30分钟灭活,故补体活性检测应尽快进行。

  • [单选题]血红蛋白减少大于红细胞减少见于( )
  • 正确答案 :B
  • 缺铁性贫血

  • 解析: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例。大细胞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偏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减低,但红细胞计数可正常。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单选题]下列电泳属于稳态电泳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等点聚焦电泳

  • 解析:考查电泳技术分类。稳态电泳又称置换电泳。其特点是分子颗粒的电泳迁移在一定时间后达到稳态,如等点聚焦和等速电泳。

  • [单选题]在肠外感染中很少分离到的病原菌为
  • 正确答案 :E
  • 志贺菌

  • 解析:考查志贺菌致病机制。志贺菌感染只限于局部,不入血流,仅停留于肠壁,故在肠外感染中很少分离到。

  • [单选题]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 正确答案 :C
  • 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

  • 解析:外毒素多为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合成及分泌,大多为多肽。

  • [单选题]某一测定项目在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上选择下列哪项为最佳
  • 正确答案 :B
  • 误差检出概率为90%,假失控概率为5%

  • 解析:在评价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时,一般要求误差检出概率为90%和假失控概率为5%即可满足一般临床实验室的要求。

  • [单选题]脑脊液中氯化物浓度(mmol/L)低于何值,可能导致中枢抑制
  • 正确答案 :C
  • 85

  • 解析: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低于85mmol/L时,有可能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出现呼吸停止。

  • [多选题]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筛查时,正确的采血时间应为 ( )
  • 正确答案 :BE
  • 分娩时取脐血

    出生7天后


  • [单选题]哪项不是标记免疫技术
  • 正确答案 :A
  • Coombs试验

  • 解析:Coombs试验是抗球蛋白抗体参与的血凝试验,所用抗原抗体均未标记,不属于标记免疫技术。

  • [单选题]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一步法检测中,若怀疑存在钩状效应,应采取
  • 正确答案 :E
  • 将标本稀释后重新检测

  • 解析:在双抗体夹心法一步法中,当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时,过量的抗原可分别同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结合而抑制夹心复合物的形成,出现钩状效应,只有将标本稀释后重新检测才有可能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

  • [单选题]下列有关原红细胞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胞质少,深蓝色且不透明,有少许颗粒

  • 解析:本题要点是原红细胞特征。原红细胞的胞体圆形或椭圆形,胞浆量少,深蓝色,不透明,有油画蓝感,染色不均,往往近核周染色浅,形成所谓的核周淡染带,胞浆边缘染色深,常呈不规则瘤状突起,不含颗粒;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侧,染色质呈紫红色细颗粒状;核仁1~3个,大小不一,边界不清楚,染色浅蓝或暗蓝色;正常骨髓中原红细胞<1%。

  • [单选题]临床生物化学的主要作用有( )。
  • 正确答案 :A
  • 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9rkek.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卫生毒理(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执业药师(中药)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中药学(师) 放射医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