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足太阳经"本"部位于
  • 正确答案 :D
  • 跟以上5寸中


  • [单选题]对正常舌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舌边有齿痕

  • 解析: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特点——色:淡红鲜明   质:滋润   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   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意义: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特征   荣舌(有神) 枯舌(无神)   色 红活明润 晦暗枯涩   体 活动自如 活动不灵活

  • [单选题]既能开窍醒神,又能治疗各种疮疡、咽喉肿痛、目疾、口疮等的常用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冰片

  • 解析:冰片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主治病证:   1.闭证神昏。   2.目赤肿痛,喉痹口疮。为五官科常用药。   3.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15~0.3g。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不宜入煎剂。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真武汤证的或然症( )
  • 正确答案 :D
  • 小便不利

  • 解析:真武汤证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释义】本条论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316条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渐深,肾阳日亏,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泛溢为患。水气浸渍肌肉,则四肢沉重疼痛;浸渍胃肠则腹痛下利;水气内停,阳虚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饮随气机升降,变动不居,上逆犯肺,肺气不利则咳,水气犯胃,胃气上逆则呕。肾主二便,肾阳亏虚,失于固摄则下利加重,不能制水则小便清长。本证属肾阳虚衰,水气泛滥,故用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 正确答案 :C
  • 2012年6月26日


  • [单选题]大敦穴的定位是
  • 正确答案 :E
  • 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处

  • 解析:大敦 井穴 定位 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 ①疝气,少腹痛;②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④癫痫,善寐。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单选题]病人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食量大增,此为
  • 正确答案 :D
  • 假神

  • 解析: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脏腑精气极度衰竭    --突然好转---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的预兆

  • [单选题]《金匮要略》妊娠呕吐谓之
  • 正确答案 :A
  • 恶阻


  • [单选题]为增强活血祛瘀药的功效常配伍哪类药物同用
  • 正确答案 :B
  • 理气药


  •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别络


  • [单选题]决定疾病发生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正邪斗争的胜负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易感者


  •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证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
  • 寒实内结

  • 解析:大黄附子汤中,大黄泻下通便以祛里实,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并能止痛。苦寒之性得辛温之制,而为温下之法。故治疗的是寒实内结的腹满。

  • [单选题]有关阿是穴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只有一个穴位

  • 解析: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 [单选题]多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疼痛的拔罐法是
  • 正确答案 :D
  • 多罐法

  • 解析: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1)留罐法:又称坐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擦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本法常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和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肌肉松弛的部位,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如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9zwm9.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儿科学(正高) 针灸学(正高) 环境卫生(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