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蛔虫病常见并发症包括
  • 正确答案 :BDE
  • 肠梗阻

    胆绞痛

    顽固性荨麻疹


  • [多选题]肝性脑病患者使用乳果糖治疗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ABDE
  • 减少氨的产生

    减少氨的吸收

    通便

    酸化肠道

  • 解析:乳果糖机制:在肠内被细菌水解变成乳酸和醋酸,降低肠内PH,阻止肠道产氨及氨的吸收,本品还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使水电解质等保留在肠道而产生高渗效果,故可降低血氨并有缓泻作用。 乳果糖的适应症: 用于肝昏迷治疗,又有缓泻作用。 用于预防及治疗高氨性肝昏迷,清洁肠道,解除慢性便秘。

  • [多选题]理中丸的药物组成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人参

    干姜

    白术

    炙甘草


  • [多选题]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 ( )
  • 正确答案 :BCD
  • 肝体积明显缩小

    肝质地柔软,呈黄色或红褐色

    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 解析: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如下:肉眼: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轻,质地柔软,表面被膜皱缩,切面黄色或红褐色。镜下:肝细胞坏死广泛,出现弥漫性的大片坏死。肝窦充血并出血,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小叶内及汇管区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不明显。故BCD正确。

  • [多选题]放射性胃肠道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正确答案 :ABCD
  • 腹痛

    腹泻

    恶心和呕吐

    便血

  • 解析:1.临床上可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血的症状,便血与组织坏死和血小板的减少有关,2.严重病例可出现顽固性恶心、呕吐、腹泻,故选ABCD。

  • [多选题]溃疡病患者做胃液分析时,下述判断哪些正确
  • 正确答案 :BCD
  • 胃溃疡的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酸分泌增高

    胃泌酸功能检查提示胃酸缺乏时,应怀疑是恶性溃疡

  • 解析:1.如果基础胃液的分泌量(BAO )大于正常值,提示有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性。如该指数明显增高,大于10mm0l/h ,则应考虑有胃泌素瘤的可能。如超过15mmol/,则具有诊断的价值。2.若注射胃酸刺激剂后,胃酸的pH 值不能降至7 以下,则有可能是胃酸缺乏。pH 值不能降至3 . 5 以下,则为胃酸偏低,这些都提示该患者有催患萎缩性胃炎或胃癌的可能。一般胃溃疡患者很少胃酸缺乏,但如胃溃疡患者胃液分析证实胃酸缺乏,则应高度怀疑有胃癌病变的可能。3.单纯性胃溃疡BAO、PAO近于正常。

  • [多选题]下列哪些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
  • 正确答案 :ABCD
  • 血糖多数为16.7~33.3mmol/L(300~600mg/dl)

    血酮体多在4.8mmol/L(50mg/dl)以上

    碱剩余负值增大

    阴离子间隙增大,与碳酸氢盐降低大致相等

  • 解析:血液检查:(1)血糖:血糖增高,多数为16.65~27.76mmol/L(300~500mg),有时可达36.1~55.5mmol/L(600~1000mg)或以上,血糖>36.1mmol/L时常可伴有高渗性昏迷。(2)血酮:定性常强阳性。但由于血中的酮体常以β-羟丁酸为主,其血浓度是乙酰乙酸3~30倍,并与NADH/NAD的比值相平行,如血以β-羟丁酸为主而定性试验阴性时,应进一步作特异性酶试验,直接测定β-羟丁酸水平。DKA时,血酮体定量一般在5mmoL/L(50mg)以上,有时可达30mmol/L,大于5mmol。(3)血气分析碱剩余增大,缓冲碱明显减低(<45mmol/L=,SB及BB亦降低。(4)阴离子间隙:DKA时,由于酮体增加,中和HCO3-,阴离子间隙增大。

  • [多选题]弗-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
  • 低胃酸

    低血钾

    水泻

    无胃酸

  • 解析:属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一种类型。其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而脑膜的炎性病变轻微。患者中毒症状严重,死亡率高。短期内出现皮肤和黏膜的表面广泛性出血点和瘀斑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严重临床表现。出现低钾低胃酸,水泻等。故ABCD正确。

  • [单选题]湿邪致病可见尿少、水肿等症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A
  • 湿性趋下,水湿易滞于下肢


  • [多选题]原发性肝癌从病理形态上大体可分为
  • 正确答案 :ACD
  • 弥漫型

    结节型

    块状型

  • 解析:块状型最多见,结节型较多见,弥漫型最少见。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n2v69.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针灸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临床营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