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慢性肾衰竭和透析病人合并高脂血症属于(  )。
  • 正确答案 :D
  • Ⅳ型高脂血症

  • 解析:透析病人合并高脂血症属内源性三酰甘油升高。

  • [单选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因消耗增多,各种营养素需求增高,蛋白质补充宜每千克体重1.5~2.0g,其中优质蛋白质比例占全日供给的总蛋白质多少为宜(  )。
  • 正确答案 :A
  • 优质蛋白质占全日总蛋白质的50%

  • 解析:甲亢病人因消耗增多,各种营养素需求增高,蛋白质补充宜每千克体重1.5~2.0g,其中优质蛋白质占全日总蛋白质的50%。

  • [单选题]营养教育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个体与群体的知、信、行的各种方法、技术和途径的组合。其中,“知、信、行”指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知识-态度-行为

  • 解析:营养教育中运用到的几种行为理论:①知信行理论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②健康信念模式,用于解释人们的预防保健行为。③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对行为意向及行为本身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可用F式表示:知识-信念-行为。其中,“知”为知识、学习,“信”为信念、态度,“行”为行为、行动。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

  • [单选题]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或有异食癖,最可能缺乏的营养素是
  • 正确答案 :D

  • [单选题]小儿男性,平素体健,二便无异常,无不洁饮食。今晨饮牛奶后,发生腹痛、腹胀、腹泻、产气增多的症状,考虑为( )。
  • 正确答案 :C
  • 乳糖不耐受症


  • [单选题]添加婴儿辅助食品的科学依据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A
  • 3个月后,单纯母乳已不能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

  • 解析:添加辅助食品的科学依据有:①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②学习吃食物,为断奶作准备。③适应婴儿消化系统以及心理发育的需要。④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 [单选题]蛋白质是烧伤创面修复必需的物质,严重烧伤的病人的需要量可以达到正常人的( )。
  • 正确答案 :B
  • 2~4倍


  • [单选题]可以抑制亚硝基化过程的物质是(  )。
  • 正确答案 :B
  • 维生素C

  • 解析:亚硝基化合物是食物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致癌物质,其中尤以亚硝胺的致癌性最为突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阻断亚硝基化进程,抑制亚硝胺的形成,有利于预防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维生素C还可促进胶原蛋白抗体的形成,胶原蛋白可包围癌细胞,从而表现出抗癌作用。

  • [单选题]脂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C
  • 在体内大部游离于血液中


  • [单选题]下列属于抗脂肪肝物质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胆碱

  • 解析:蛋氨酸、胆碱、卵磷脂被称为抗脂肪肝物质。

  • [单选题]下列不是预后营养指数涉及的营养状况评定参数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血红蛋白

  • 解析:预后营养指数涉及的营养状态评定参数包括血清蛋白(ALB)、表示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迟发型超敏皮肤反应实验(DHST)和血清转铁蛋白(TFN)。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谷类加工的目的(  )。
  • 正确答案 :C
  • 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 解析:谷类通过加工,去除杂质和谷皮,改善了谷类的感官性状,而且有利于消化吸收,但造成部分营养素流失。

  • [单选题]哪种药物长期服用可造成肠黏膜细胞结构缺失,并发生功能障碍(  )。
  • 正确答案 :B
  • 新霉素等抗生素


  • [单选题]成人糖尿病饮食中糖类产热比应为(  )。
  • 正确答案 :B
  • 50%~60%


  • [单选题]痛风病人不宜食用果糖的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C
  • 加速嘌呤分解

  • 解析:果糖能增加嘌呤分解生成尿酸。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nnj0yw.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血液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病理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医学检验(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